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取得成果
1985年为知识分子办了以下几件实事:
一、改善居住条件。省财政1985年拿出1,000万元,为省直、大专院校和直属科研单位知识分子建房,拿出300万元为边远地区和贫困县中心小学解决住房。省交通厅1985年投资400万元改善知识分子居住条件,绥化地区自筹资金786万元为1,500多名专业人员解决了住房,哈尔滨市为解决科技人员住房难的问题成立了专门机构,规定从现有在哈建筑投资中提取2%,做为中小学教员的建房经费。1985年为教师建房15,200平方米。
二、提高专业人员医疗待遇。省里针对中年知识分子工作压力大、生活条件差的情况,为了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建立了科技人员保健制度,哈尔滨市1985年花费49万元为1.9万名中级以上知识分子进行了体验,省交通厅对中级以上专业人员建立了健康卡片。
三、解决一批夫妻两地分居问题。1985年省内各地市共为1,231人解决了两地分居问题。
四、认真处理知识分子来信来访。1985年省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处理上访信件680封,接待来访580人次,直接干预解决150多人的问题。
五、开辟多条渠道,安排子女就业。各地市通过积极开辟第三产业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等多种方式。一年来共为科技人员安排待业子女4,700人,省直厅局安排了1,400余人。
六、对专业技术人员给予适当的津贴补助。除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农林第一线科技人员浮动一级工资外,省还规定,对边境和边远地区的专业技术人员每月分别给予15元和20元的津贴补助;对其他地方的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月给予7元的津贴补助;对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年给30元、20元和10元的书刊补助费;各县每年有权批准一定比例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一至二级工资,对边远地区,每年可评选10%贡献较大的专业技术人员,每人奖励一个月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