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六五”期间全省能源发展概况

  “六五”期间,我省能源工业全面超额完成了国家规定的各项计划和任务,生产和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为我省后十年的经济腾飞积蓄了力量,创造了条件。
    原煤:1985年全省实际完成6,260.8万吨,比1980年增长47.4%,平均每年增长8.1%。其中:统配原煤产量1985年达4,298.9万吨,五年增长26.6%,平均每年增长4.8%,矿井能力提高到3,368万吨,五年国家投资16.55亿元,净增能力514万吨;地方煤矿原煤产量1985年达1,961.9万吨,五年增长130.4%,平均每年递增18.2%,五年翻了一番多。“六五”期间地方煤矿完成各项投资2.49亿元,矿井能力提高到594万吨,增长了1.4倍。1980年以前,地方煤矿的产量出现连续下降的趋势。1981年末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地方煤矿发展的经济政策,扭转了下降的局面。从1982年起煤炭产量开始回升,以后每年都以300万吨的速度递增。到1985年末,全省国营煤矿的平均井型已由5.3万吨扩大到9万吨。
    电力:到1985年底,全省装机总容量达到340万千瓦(含水电13.2万千瓦)。其中水电部所属278万千瓦,与1980年相比,平均增长率为8.4%。“六五”期间用于电力建设的投资为11亿元,平均每年投资2.2亿元,比“五五”时期的平均数增加24.3%。1985年全省发电量为186.8亿度,比1980年增长46.2%,平均每年增长7.9%。送变电工程也有较大发展,北、中、西部电网已并入主网,东部电网计划近期也将联入统一电网。到1985年底,全省220千伏输电线路达1,563公里,变压器容量达到206.15万千伏安,分别为1980年的147.8%和156%。
    节能:“六五”期间,用于节能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的投资为5.16亿元。针对我省能源利用水平低、产品单耗高、基础管理差的情况,注重安排了热电结合、集中供热、锅炉改造、窑炉改造和余热利用,以及工艺节能和研制省能设备等节能效果显著的项目,同时也注重了节能管理工作,收到了很大效果。“六五”期间共节约标准煤523.78万吨,超额29.1%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节约计划。每万元国民收入消耗标准煤由1980年的16.27吨下降到1985年的14.43吨,年均节能率为2.37%。其中工业部门累计节能454.04万吨标准煤,万元工业产值消耗标准煤由1980年的10.06吨下降到1985年的8.6吨,年均节能率为3.09%。主要产品的能源单耗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