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医药工业的新进展

  1985年黑龙江省医药工业认真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实现了生产、销售、利税同步增长,市场供应状况进一步好转,保证了全省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计划生育的需要。工业总产值完成48,766万元,比上年增长25.8%,比1980年增长143.8%,“六五”期间每年递增19.5%;商业总销售额完成68,685万元,比上年增长5.5%(加工业自销比上年增长14.6%),比1980年增长59.5%,“六五”期间每年递增9.8%;出口完成1,993万元,比上年增长16.9%;工商利税实现9,584万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工业实现6,127万元,比上年增长16.32%,商业实现3,457万元,比上年增长21.37%),比1980年增长191.3%,“六五”期间每年递增23.8%。
    一、坚持改革,促进联合,增强了企业活力。一是继续抓了简政放权;二是推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三是抓了企业内部配套改革;四是积极发展横向联系。
    二、贯彻《药品管理法》,开展质量大检查,使药品质量进一步提高。1985年全省有40个产品荣获省级以上优质产品奖。
    三、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生产,市场供应进一步改善。压缩了注射糖等20多种长线产品的生产,增加了青霉素纳盐等30多个短线产品的生产;还研制、移植了430个新产品,比上年增加162个,增加产值3,838万元,新增利税826万元。此外,1985年全省人均药械供应量比上年提高了7.7%,中药饮片率由80%提高到85%以上,中药紧缺品种由77种减少到69种。
    四、技术改造步伐加快,科研工作有了新的突破。1985年技术改造共投资4,090万元,完成投资2,972万元,占总投资额的79.7%;新增产值1,350万元,新增利税365万元。通过鉴定的科研项目和新产品研究成果21项,其中部级1项,省级4项。有6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