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据统计,1985年全省城乡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达13,678万元。用这些资金新建校舍21.8万平方米,维修和改建危房45.3万平方米,购置学生课桌凳34.8万单人套,解决二部授课班1,935个。与此同时,学校的内部建设也有新发展,校容校貌发生了更加喜人的变化。
1985年全省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省委贯彻中央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的《决议》精神指导下,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多条渠道筹集资金,从而使全省改善办学条件工作步子大,标准高,成绩显著,出现了历年没有的新局面。
二是由外部条件的改善向内部建设发展。许多市、县在基本解决了“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的基础上,向实验室、图书室、卫生室等内部建设发展,更新和充实教学仪器、电教设备、图书资料以及文体卫生设备等,提高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水平。
三是涌现出一批新的典型。这些典型的特点是:校舍建设砖瓦化,校庭建设园林化,“三室”(实验室、图书室、卫生室)建设标准化,教学设备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