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多种形式的科研生产联合体
据1985年的统计,我省已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87个,不同形式的科研生产联合组织1,000多个,改变和正在改变科研与生产相脱离的状况。
这些联合组织大体分七种形式。一、临时性技术协作,整散联合型。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与生产单位按双方商定的项目提供技术、科研成果,实行单项或成套技术转让,扶植生产单位开发新产品,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产量。二、技术或资金入股,长期联合型。一般订有五年以上的协作合同。以企业为主导,实行对等或多角联合。三、能力投资,人才开发型。根据地方或企业发展需要,由高等院校或研究所负责培养人才。四、共建基地、厂、所联合经营型。参加联合的各方,各自保持独立地位,共同经营“卫星”单位。五、科研为先导,技术经济一体化的科研经营型。以科所为主导,同企业组成联营实体。六、企业为主导,厂际联合型。技术力量雄厚的大企业同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水平低的小厂实行技术经济联合。七、技术咨询和技术密集型。共有两种形式,一是以高等院校、科研所为基础,联合组建咨询服务公司;另一种是建立实体的技术密集型联合体。
多种形式的联合体冲破了旧体制的束缚,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如,哈尔滨焊接设备厂在同哈工大、哈焊接研究所实行联合体前,产品单一、质次价高、连续几年亏损,实行联合体后,仅1984年产值就达153万元。1981-1983年产值增长4.2倍,利润平均递增67%。研制开发的NDR5储能氩弧焊机、JMD-300型低频脉冲交流断续器等种先进新产品打入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