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绥芬河市市政建设和口岸工作迈出新步伐

  1985年是绥芬河建市以来各方面发展最快的一年,尤其是市政建设和口岸工作取得新进展。
    加快市政建设,城市面貌有较大改观。根据口岸开放需要,从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总体效益,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出发,进行了市区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全市固定资产总投资1,300万元,施工面积2万平方米,建成了对外开放的市第一中学楼、金融楼、幼儿园。新建了体育馆、客运楼、物资交易中心楼、农业中心楼等。新铺4条柏油路,新建下水道主干线1,300米,修筑了天长山水库游览区第一期工程,接通了国电。重点改造工程的啤酒厂、饮料厂、塑料厂都已投产。
    口岸开发开放迈出新步伐,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绥芬河市建成对外经济贸易基地的要求,采取积极措施,认真进行口岸开发开放的探索,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和经济联系。有苏联、日本、英国、西德、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35批482人来绥芬河市参观、考察和旅游。国内有各省的70多个部门来绥芬河进行横向联系,促进了口岸贸易和全市经济的发展。全年进出口货运量达到91万吨,比上年增长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