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重灾之下建设取得新成就
1985年,伊春人民在遭受“5·23”特大火灾和“8·16”特大水灾的情况下,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21,800万元,为年计划的100.18%,比上年增长1.3%,各项经济建设均取得了新的成就。
林业生产在调整中稳步前进。全市更新造林91.8万亩.为年计划的114.7%,比上年增长28%;抚育森林67.1万亩,比上年增长64.1%;生产商品材376.5万立方米,实现利润6,842.1万元;木材综合利用实现产值19,426万元,为年计划的107.9%。
农业生产在大灾之年取得了较好收成,总产值实现14,400万元,比上年增长6.8%。多种经营实现产值11,740万元,比上年增长14.2%;乡镇企业产值比上年增长一倍以上。
地方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工业总产值实现30,472万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黄金生产比上年增长36.3%;水泥、白灰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4.3%和31.4%。钢材、布匹、红砖等二十余种产品也较上年有很大增长。
基本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效益,全市完成基建投资额12,722万元,工程竣工率达85%,合格率达86.3%,优良品率达53%。
科技、文教、卫生、体育事业成果喜人。全市共取得23项科研成果;考入各类大、中专学校的高中毕业生人数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最多的一年;广播电视混合覆盖面达90%以上;在参加国家和省的体育比赛中,获得44项冠军;医院病床总数比上年增加2%;计划生育工作跨入全国先进行列,人口自然增长率已降到7. 29‰,
城乡市场日益繁荣,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60473万元,比上年增长15.2%;新修城镇道路242.1万平方米;新建、复建居民住宅18.91万平方米;冬季集中供热面积已达35万平方米。社会政治安定,治安状况也有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