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松花江地区经济稳步发展

  1985年,松花江地区虽然农业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工业遇到原材料涨价、增税、抽紧银根等严重考验,全区经济仍然稳步发展。
    一、农村经济:7、8月份全区连降暴雨,农业重灾面积840万亩,绝产243万亩,在重灾情况下,粮豆薯总产为41.5亿斤,比上年下降了28.2%,但仍是松花江地区历史上第五个高产年份,向国家交售商品粮14亿斤。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24.7亿元(按现价计算),超过了大丰收的1984年的水平。
    二、工业:洪涝灾害给工业造成的直接损失达700多万元(其中国营500万元,二轻200多万元),涨价、增税等带来的减利因素达2,200万元(其中国营1,600万元,二轻600万元),在这种严重考验面前,还在1984年的高起点上有所增长。消化涨价1,400万元(其中国营1,000万,二轻400万元)。全区地以下工业总产值完成9.4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全区预算内国营工业盈利企业盈利额为2,229万元,比上年增长11.8%;亏损企业亏损额为618万元,比上年增长24.3%;盈亏相抵共实现利润1,610万元,比上年增长7.6%。
    三、商业财政:1985年,取消了农副产品统派购制度,进一步拓宽了商品流通渠道,全区城乡市场繁荣活跃,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8.8%;全年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78亿元,比上年增长61.8%。全区外贸工作,全年共完成收购总值9,436万元,超过年计划的37. 3%,比上年增长57.1%。财政收入为12,441万元,完成计划的106.3%,比上年增长2.2%。年末,全区银行各种贷款余额为17.3亿元,全年现金收入相抵货币净投放17,386万元,比上年减少33.2%。货币投放过多,消费基金增长过猛的现象得到了进一步控制,信贷的经济杠杆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四、横向联合:全区以哈尔滨为重点,开展横向联合。五常、尚志、宾县分别与道外、道里、太平区结成了友好区县。全区从哈尔滨聘请了21名专家、教授,成立了松花江地区工业技术顾问委员会。全区有47个国营工业、54个二轻企业与哈市105个厂家和10所大专院校、24个科研单位建立起实体或松散的联合关系。有150个乡镇工业承揽了哈市工厂企业的扩散产品,商业供销单位在哈市建起农副产品销售网点92个。全区为哈市提供农副产品、建筑材料、工业原料400多种,总值达4.2亿元。通过与哈尔滨的横向联合,全区增加工业产值11,400万元,增加税利800万元,引进新技术121项,救活60家企业,创优质产品30多个,在服务哈尔滨中,发展了松花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