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市的新成就
1985年,五大连池市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并列为全国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
五大连池市是国家重点旅游观光、度假疗养及科学考察的综合型自然风景名胜区,素有“天然博物馆”之称,是中外罕见的“火山公园”。旅游客流量年达20万人次。
1985年是建市第二年,城市规划、市政建设、旅游事业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一、完成了《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五大连池市城市建设规划》工作,1985年4月,市政府邀请上海同济大学和上海农学院编制了《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共完成文件说明文字20多万字、详细规划设计图纸70多张,8月下旬,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委托省政府在五大连池市召开了“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评议会”。评议会对《总体规划》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使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建设有了第一部大法。同时,还聘请了黑龙江省城建学校编制了《五大连池市城市建设规划》,使城市建设纳入了正轨。
二、疗养、旅游事业有了新发展。1985年,积极改善疗养条件,从大兴安岭、邮电、电力等疗养院集资12万元对洗泉实行了封闭式改造,改变了冬季不能洗浴的“半年闲”状况。此外,饮泉采用封闭法,实行静电自控供水、有效地防止了空气污染和人为污染,达到了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全市投放床位8,400张,接收疗养员一万多人次。据统计,1985年接待国内外来宾4,583人,其中有美国、日本、西德、新加坡等13个国家的242名外宾和港澳同胞。中央、省地领导2,784人,洽谈经济技术人员194人。离休干部875名,此外,还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近20万人。
三、省政府已批准扩建五大连池矿泉水厂。建设规模由400吨/年扩建为10,000吨/年。五大连池生产的天然矿泉水已打入国际市场,“仙露牌”瓶装矿泉水已定为国家专供饮料。在秋季广州交易会展出后,外国客商一次签定2.6万箱订货合同,已被省粮油进出口公司列为出口创汇产品。目前已销往日本、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等国家和地区。
四、城市建设发展很快,1985年基本建设投资额达1,125万元,其中万吨矿泉饮料厂530万元,机关办公楼173万元,沾河至五大连池公路120万元,景观费60万元,城建、教育等费用242万元。全年完成建筑面积14,872平方米,完成投资31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完成率提高16.4%。城市职工住宅新建7,250平方米,共解决140户职工住房。其它项目建设也都有很大进展。
五、1985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74万元,比建市前的1983年增长101.7%,平均每年递增42%,国民生产总值达到980万元,比建市前增长317%,平均每年递增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