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主食支出占食品支出的比重下降,副食品支出的比重上升。1984年与1978年比,农民副食品支出占食品支出的比重由36%上升到45.5%。人均消费食用植物油增长78.7%,肉类增长6.2%,食糖增长72.7%,酒增长93.5%,家禽增长1.5倍。城市居民人均消费猪肉、牛羊肉、家禽、啤酒等,1985年比1981年都成倍增长,鲜果增长21.7%,鲜奶增长21.4%。在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中,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以及其他营养食品、方便食品的销售量明显增加。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居民越来越讲究穿着式样、花色品种的质量。1984年农民人均化纤布消费量比1978年增长3.9倍,成衣服装比上年增长29.8%。城市居民1984年人均化纤布支出占穿着总支出的7.3%,比1981年增长5.5%,呢绒的消费量成倍增长。
抽样调查说明,城乡居民在吃穿基本得到满足后,把更多的购买力投向耐用消费品。以农民每百户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为例:
品名 单位 1978年 1984年 增长%
自行车 辆 32.7 67.3 1倍
缝纫机 架 34.7 53.5 54%
表 只 74.2 147.4 99%
收音机 台 37.0 73.2 98%
电视机 架 1.1 13.5 11.3倍
城市居民家庭对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的需求基本饱和,增长不快,购买力已转向洗衣机、电风扇、录音机、电冰箱、照相机、彩色电视机等高档耐用消费品。居民拥有量成倍增长,1981年城镇居民千户只有一台彩电,到1985年上半年已经有126台,电冰箱增长12倍。有些产品市场供不应求。近年来,农民文化生活消费支出大大超过物质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