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黑龙江省“七五”计划要点

  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于1986年4月编制完成,整个计划分为10个部分,共计55章。经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讨论原则通过。其要点是:
    一、主要奋斗目标
    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要努力实现国家确定的目标,奠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一是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使其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二是进一步发展包括消费品、生产资料、资金、技术、劳务在内的,统一、开放、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三是建立起以间接管理与控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制度。
    在社会生产方面,到1990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47亿元,比1985年增长38.2%,平均每年增长6.7%。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137亿元,比1985年增长31.1%,平均每年增长5.6%;工业总产值达到510亿元,比1985年增长40.3%,平均每年增长7%。全省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80亿元,比1985年增长43.3%,平均每年增长7.5%。国民收入达到390亿元,比1985年增长35.3%,平均每年增长6.2%。
    在财政收入方面,到1990年,达到56.6亿元,平均每年增长6.5%。五年合计,可用财力将比“六五”时期增长42.2%。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五年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基本控制在258亿元左右,比“六五”计划增长17.8%。续建、新开工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65个,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15个。
    二、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格局
    “七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经济发展的重点是:
    —继续坚持把农业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保持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农业内部和农村经济结构。
    —加快能源工业的发展。在继续保持原油稳产、稳步增加原煤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加快电力建设。
    —加快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步伐,使之逐步成为我省经济的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具有资源和技术优势的消费品工业。
    —加快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发展。
    —加快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
    通过调整,到1990年,大的产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18.5%上升到22.9%。
    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22.3%下降到21.2%;轻工业所占比重由26.2%上升到26.6%;重工业所占比重由51.5%上升到52.2%。
    三、坚持“一靠政策、二靠科学”发展社会主义的大农业
    通过调整政策,依靠科学技术,改善生产条件,把我省建设成国家商品粮和以大豆为主的农副产品出口基地。
    到1990年,农业内部,种植业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74.9%下降到66.4%。在农村经济中,农业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70.8%下降到55.5%;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所占比重由29.2%上升到44.5%。
    到1990年,在种植业中,粮食产量达到1800—1900万吨,比1985年增长28.6—35.7%。油料产量达到40万吨,比.1985年增长41.1%。甜菜产量达到650万吨,比1985年增长106.2%;在林业中,五年合计造林166.7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在畜牧业中,大牲畜存栏达到400万头,比1985年增长30.9%,其中奶牛达到50—60万头。生猪存栏达到800万头,基本实现省内猪肉自给。绵羊毛产量达到1.5万吨,比1985年增长98.3%;在水产业中,养殖面积达到26.7万公顷以上,其中精养面积占12.5%。水产品产量达到10万吨,比1985年增长51.5%。
    到1990年,农村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比1985年增长1.2倍。
    四、大力发展具有资源、技术优势的消费品工业
    食品工业,到1990年,食糖产量达到70万吨,比1985年增长65.1%。啤酒产量达到70万吨,比1985年增长92.1%。乳制品产量达到8万吨,比1985年增长90%。
    麻、毛、丝、化纺织工业,到1990年,化学纤维产量达到7. 38万吨,比1985年增长74.9%。亚麻纺锭达到8.9万枚,比1985年增长2倍。呢绒产量达到1060万米,毛线产量达到4000吨。毛纺锭达到6.1万锭,比1985年增加2.2万锭。棉纺锭达到76万锭,棉纺机达到1.8万台,棉布印染能力达到2亿米。
    造纸工业,到1990年,机制纸及纸板总产量达到55万吨,比1985年增长30%。
    塑料制品工业,到1990年,塑料制品产量达到15万吨,比1985年增长1.4倍。
    五、加快发展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工业,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到1990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1.32亿吨(标准煤),比1985年增加600万吨。
    煤炭工业,到1990年,原煤产量稳步增加到6939万吨,五年内建设总规模为2533万吨,建成投产1933万吨。
    石油工业,到1990年,原油产量继续稳定在5000万吨以上。五年钻井进尺1100万米,新增开采能力1600万吨。
    电力工业,五年内新增装机容量247.5万千瓦,到1990年达到587.2万千瓦,比1985年增长72.9%。1990年发电273亿度,比1985年增长46%。
    六、不失时机地发展石油化学工业,使之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  “七五”期间,要围绕三十万吨乙烯工程的建设及投产,加快“吃配”项目的建设。到1990年,石化工业产值要比1985年增长2倍多。乙烯产量达到24万吨,高压聚乙烯产量达到5万吨,丙烯腈产量4万吨,丁辛醇产量6万吨,醋酸产量6万吨,有机玻璃产量1.5万吨,苯乙烯产量2万吨,苯酐产量2万吨。
    七、森林工业从以采伐为主,转向以综合开发、综合利用为主的发展道路全省木材采伐量每年稳定在1700万立方米,争取每年更新造林16.7万公顷,加强四个丰产林基地建设。
    在综合利用上,到1990年,人造板产量达到67万立方米,比1985年增长2.4倍。木材生产与加工中剩余物的利用率,由1985年的30%提高到50%以上。
    八、加快机械工业的改造步伐,为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
    “七五”期间,机械工业的重点是技术改造,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道路。
    到1990年,形成年产300万千瓦火力发电设备和60万千瓦水力发电机的生产能力及辅机配套能力;形成年产微、轻、重型汽车2万到3.8万辆的综合能力;形成年产铁路货车1万辆的能力。
    到1990年,大中型重点骨干企业的主要产品和出口产品,要全部采用国际技术标准。产品品种由现在的7100种,增加到9000余种。
    九、加快交通邮电建设,完善运输通信网络
    “七五”期间,要加快四条运输通路的建设:一是东部煤炭外运通路,能力达到2800万吨;二是西部调入煤炭和外贸通路,能力达到1300万吨;三是东北部口岸外贸通路,重点是佳木斯松花江大桥;四是北部木材、外贸通路,重点是北黑铁路。
    到1990年,全省全社会货运量达到27444万吨,比1985年增长25.5%。
    通信的重点是大中城市的市内电话和长途电话,到1990年,新增市内电话16万门,电话普及率由1985年的0.73%,提高到1.38%。建成哈尔滨至鹤岗、哈尔滨至齐齐哈尔、哈尔滨至伊春三条微波电路。五年内新增长途通信电路1900条。
    十、大力发展以商业、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促进生产,方便生活
    到1990年,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275亿元,比1985年增长59.3%。商业和饮食服务业网点达到61万个,比1985年增加1.2倍。每千人拥有网点达到16.9个,每千人拥有服务人员达到61人。
    十一、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
    在扩大出口上,建设农产品、经济作物、土畜产品、纺织产品、轻工产品、矿产品、化工产品、机电产品、木材制品、建材十个方面的出口生产基地。到1990年,全省出口总额达到10.5亿美元,比1985年增长1.5倍。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要比1985年增长5.4倍。
    在利用外资上,争取五年内利用外资10亿美元。
    十二、加速科学技术进步
    五年内,全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55个大项,380个子项。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10项。重点引进消化吸收项目48项。推广应用新技术65项。到1990年,争取科技进步因素,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十三、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大力开发和培养人才
    基础教育将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到1990年,全省有20%的市县基本普及初中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到1990年,招生21.5万人,比1985年增长45%。五年内培养毕业生比“六五”期间增加1倍。
    普通高等教育,到1990年,招生比1985年增长23%。五年内培养毕业生比“六五”期间增长50%。
    十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
    到1990年,全省总人口控制在3495万人。
    在卫生事业方面,到1990年,五年新增医院病床位6000张。19种传染病的总发病率由“六五”期间平均十万分之五百五,降到十万分之三百五十左右。
    到1990年,平均每个农民纯收入达到550元,比1985年增长50.3%。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352元,平均每年增长4.1%。全省居民消费水平比1985年增长27%,平均每年增长4.9%。
    十五、在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搞好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
    文学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文物、博物馆、图书馆等部门,在“七五”期间将得到加强和发展,在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培植人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情操,激励全省人民社会主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唐修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