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西部经济区简介
由齐齐哈尔市、黑河地区和大兴安岭地区组成的黑龙江省西部经济区,位于我国的东北边陲,黑龙江省的西部。全区辖5市18县,现有土地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人口762万人,全区地势北高南低,区城内有黑龙江、嫩江两大水系,现有耕地面积3800万亩、草原面积3325万亩、林地面积12500万亩、林木总蓄积量6887万立方米、水面面积890万平方公里(其中养殖水面169万亩)、苇塘面积300多万亩,年产芦苇20多万吨。此外,全区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金、银、铜、铁、铝、锌、铬、[08经济-02文字图]、煤等都有分布,黄金采掘历史悠久,储量居全国之首。正在建设中的多宝山铜矿,储量为250万吨,是全国的第二大铜矿。多宝山露天煤矿,褐煤储量10亿吨,将是我省西部区的重要能源基地。非金属矿藏有石(花岗石、青石、沸石、大理石)、砂(石英砂、工程砂)、土(膨润土、硅藻土)、灰(火山灰)等四大类,总储量约为130—140亿立方米。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谷子、糜子、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有亚麻、甜菜、葵花等。
在整个经济区内,齐齐哈尔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13个大城市之一,面积5.26万平方公里,为西部区的25%;人口570万,为西部区的75%。经过40年的建设,齐市形成了带有西部区特色的,以机械、冶金、电力、食品、纺织、化工、建材、造纸等工业基础比较雄厚:交通发达、流通便利、科学技术比较先进、城市综合服务能力较强的新新兴工业城市。黑龙江省西部区经济规划协作办公室就设在齐齐哈尔市。
齐齐哈尔市是西部地区的交通、商业、工业、文教、旅游中心。
齐齐哈尔是西部区通向全国的交通枢纽,现在已形成和正在形成以铁路为干线,公路为骨架、水道和民航协调配合的综合运输网络。齐齐哈尔火车站是全国19个特等站之一.货车站三间房是全国38个驼峰编组站之一。
齐齐哈尔历史上就是黑龙江省西部区的商品集散市场,是省四个二级批发站之一,商品吞吐量占全省第二位,直接供应人口1000万。市内现有各类集贸市场186个,总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商品运销美国、日本、法国、联邦德国、荷兰、香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近亿美元。在开展对苏及东欧国家的边贸中,出口额连年增加,1983年为15.56万元,1984年为26.14万元,1985年为26.9万元,1986年为66万元。
齐齐哈尔现有机械、冶金、化工、电力、食品、纺织、建材、造纸、医药、电子等企业2528户,职工418418人,工业固定资产原值达476787万元。拥有国内外著名的第一重型机器厂、齐齐哈尔车辆厂、第一、第二机床厂、齐齐哈尔钢厂,齐齐哈尔纺织厂等。近年来,各行业、各企业已开始把自己的加工优势和西部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了北部以提供原材料、南部以市区为中心的加工业格局,为发展有特色的地方工业创出了路子。
齐齐哈尔现有东北重型机械学院、轻工学院、师范学院、医学院等5所大专院校、10所中等专业学校、20所职工高等院校及54个研究所。1986年全市共有150项科研成果通过了技术鉴定,有72项发明创造申请专利。许多科研成果被西部区推广应用。齐齐哈尔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这里有世界闻名的“丹顶鹤之乡”扎龙自然保护区,有风景秀丽的龙沙公园、有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琉璃瓦建筑大乘寺,有国内少见的汉白玉大佛雕像,有省内最大的清真寺,还有全国第一个连环湖水禽狩猪场,以及铺设着儿童铁路列车最长、四面环水的明月岛。
以齐齐哈尔为依托的呈放射状的黑龙江省西部经济网已经初具规模。 (高忠厚、陈 键、史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