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新成就
1986年农田水利建设,在全省遭到严重洪涝灾害,水毁工程多,维修量大的情况下 ,取得比较好的成就。全省新增除涝面积70万亩;三江平原治理骨干工程增加治涝控制 面积444万亩;新增水田面积150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0万亩;新解决防病改 水村屯410个;新增小水电装机4090千瓦,年发电量1.4亿度。全省水利管理单位多种经 营收入4280万元,有93%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实现了人员管理经费自给。
1986年农田水利工作,一是认真搞好规划,加强前期工作。三江平原治理按照国家 加快建设大豆出口基地的要求,对规划进行了调整,重点治理收效大、投资少的工程, 同时加快堤防工程建设,同抚大堤、二九〇堤防等都做到当年建设当年见效。二是坚持 抓好各项抗灾夺丰收的水利措施。1984年、1985年我省连续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水 毁工程比较多,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针对这种情况全省共筹措安排资金1700多 万元,修复灌区57处,堤防险工27处,修复拦河坝250处,灌区建筑物二千余座,中小 水库40座。这些水毁工程的修复,对保证工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发挥了显著作用。三是 农民兴办水利的积极性越来越高。1986年全省农民自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上千处,完成 涝区清淤土方2300万立方米,发展水田50多万亩,在秋季农田水利建设中,依靠群众劳 动积累完成土方7500万立方米,这是近些年来完成土方最多、效益最好的一年。 (刘 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