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稳步前进,产品质量稳定提高。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3亿元,与上午基本持平。其中计算机工业和电子元件工业分别比上年增长15.2%、11.5%。主要产品电视机产量有较大幅度下降,投影电视机、收录机、磁带机分别比上年增长32.7%、68.5%和4.9倍。
主要经济指标和产品产量详见下表。
电子工业主要指标
主要电子产品产量

产品质量指标完成较好。全年抓了产品生产许可证、计量测试合格证、产品技术标准审查等基础技术工作。对创优产品按照IEC标准和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全面审验。全行业优质品率为18.8%,比上年增长三分之一;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为92.3%,比上年上升4.7%,比全国行业平均水平高15.2%。有13项产品评为省优质品,有3项产品评为电子工业部优质品,CT092C数字磁头获国家金质奖。大多数优质品保持国内较好水平。数字磁头、气敏器件、电视天线、彩电印制线路板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新产品开发重点突破,信息技术应用取得进一步进展。全年新产品开发计划90项(其中哈尔滨市45项),鉴定、定型和验收65项,占计划的72%。积极开发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改造服务的电子技术应用产品和机电结合产品。齐齐哈尔北方无线电二厂开发的SF-10型感应同步器数显表、牡丹江电子仪器厂和哈尔滨精密机械研究所联合开发的CSK-II型经济型车床微机控制装置、肇东电声器材厂和北京工业大学协作开发的WBK-1型微机无功补偿器等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积极消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工作有可喜成果,佳木斯电视机厂的两种彩色电视机国产化,已通过电子工业部生产定型。
以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取得进一步发展。到1986年已完成应用项目82个,新增效益1200万元。全省有17个项目参加全国计算机应用展览会,有10个项目获奖,其中有3个项目获一等奖。
三、出口产品出现好势头,引进外资迈出可喜一步。1986年出口创汇达173万美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8%。除了向罗马尼亚出口数字磁头以外,佳木斯电视机总厂的彩色电视机首次出口5500台。另外还有气敏器件3000只,日光灯镇流器2万只、起辉器28万只和小工具等。虽然出口总额度还不太大,但所占比例不小,而且增长幅度较大,这为我省电子工业出口展示了可喜的前景。
黑龙江无线电一厂和香港黄兴泰实业公司合资创办以生产收录机为主的“龙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是我省电子工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86年8月28日举行了开业典礼;哈尔滨市电子工业局与美国克罗拉公司合资经营的哈尔滨一克罗拉太阳能电力公司6月9日已经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核准开业;牡丹江无线电厂和香港瑞菱有限公司11月2日签订了年产UHS录像带720万盒的彩色录像带后部工序生产线的补偿贸易合同,引进外资385万美元。
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探索行业发展路子。全省电子工业战线全年共实现经济联合13项,技术协作12项。经济技术的联合,给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富拉尔基电子仪器厂、齐齐哈尔北方无线电一厂和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械厂组成了“齐齐哈尔北方电气传动设备联合公司”,开发电子电气传动设备,是电子工业与机械工业横向联合的第一家;曙光无线电厂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联合组成“龙江通用电子仪器厂”;齐齐哈尔北方无线电二厂与上海凯乐无线电厂联合生产收录机,在1985年成功的基础上,又获新的成果,税利总额比上年增长49%;牡丹江电视机厂与上海无线电十八厂联合生产“飞跃牌”黑白电视机,提高了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
1986年我省电子工业总的形势是好的。但经济效益不高的被动局面还没有根本转变,利税和资金占用两项指标下降较大,有待进一步努力提高。 (陆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