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业发展综述
1986年我省轻工业在改革中贯彻中央“巩固、消化、补充、改善”的方针,以经济 效益为中心,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适销对路产品,提质创新,发展横向联合,扩大出口 创汇,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生产
1986年我省轻工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抓主要原材料的组织落实,并组织部分地方留成外汇进口了一些国内短缺的原材料,使一些具有地方资源优势 、生产技术优势及地方特色的主要轻工产品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根据市场需要,着重抓了适销对路产品、优质名牌产品、出口创汇产品、新产品的生产,实现了37种产品的增产任务,不仅满足了市场对不同档次产品的需要,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档次,扩大了出口,使生产蓬勃发展。
1,生产出现先降后升,全年产值增长仍超过计划。去年第一季度由于原材料不足, 资金和电力紧张,加之部分原材继续续涨价,尤其是一些企业对经济承包中政策界限不明确,在兑现经济承包合同时出现徘徊,从而挫伤了部分职工的积极性,使生产和效益严重下降。由于省委、省政府及时采取了果断措施,颁布了14条规定,同时各级地方组织加强了生产的领导与组织,使轻工业生产从二季度开始回升、增长。到年末,实现工业总产值56.8亿元,比上年增9.5%。其中一轻工业实现产值26.75亿元,增长6.3%, 略高于计划增长6%的速度;二轻工业实现产值30.03亿元,增长12.6%,超计划完成1.7 %。主要产品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生产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同步增长,两 个厅系统内实现利润3.636亿元,其中一轻系统在制糖工业原料严重不足,糖厂经济效益 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仍实现利润17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上缴税金2.88亿元,比上 年增长7.6%;二轻系统实现利润19158万元,比上年增长24.5%,实现销售收入26.3亿 元,比上年增长8.2%。
2.提质创优又取得新成果,“四新”产品大量涌现。1986年我省轻工业经过行评行检,狠抓产品质量,有289种产品被评为省以上优质产品,20种产品获省百花奖。轻工业优质产品产值率有新的提高。一轻、二轻系统分别由上一年的22.3%和12.7%提高到24.1%和19.3%,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分别由上年的53.5%和89.8%提高到71.4%和90.8%。开发新产品、新品种、新花色、新包装装潢567种,其中少数新产品达到了国际 先进水平,有相当一部分填补了国内空白,80%以上达到了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在全 省服装大奖赛上,展出的新品种、新款式、新设计达456种,有35种获奖;在全省室内装 饰用品展览会上展出的新产品、新品种、新花色340种,评出优秀102种。这些新开创出 的优质、“四新”、名牌产品,在结构、功能、系列化上以及在产品档次、价格上都能 适应广大消费者多方位、多层次的需求。
3.出口创历史最高水平,创汇又有新的突破。1986年轻工两个厅系统内完成出口产 品收购总值2亿元,比上年增加0.9亿元,增长82%。其中,一轻厅系统完成1.14亿元, 换取外汇40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1.6%;二轻厅系统完成0.868亿元,比上年增长1倍 。出口产品量大幅度增长。二轻厅出口产品75种,比上年增加7种、一轻厅出口产品及品 种由1985年的18种扩大到1986年的32种,增加了14种。
二、改革
1986年轻工业系统经济体制改革在贯彻中央“巩固、消化、补充、改善”的方针中蓬勃发展。一方面改革继续由单项向配套改革发展,如二轻厅系统在总结前几年划小核算单位、经营承包、厂长负责制等单项改革的基础上,推行了适合二轻工业特点的“五 制一联”(民主选举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经营承包责任制、租赁制、财产股份制、倒闭制、联营联合)的配套改革,使企业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改革的具体 形式也发生变化,如轻工业横向经济联合在迅速发展中产生了三个方面的转变,即由自 发联合向有组织的联合转变;由单项联合向企业集团转变;由单纯引进输入向扩散输出 转变。
1986年一轻系统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厂长负责制、租赁制等各种形式责任制企业 已达到80%以上。二轻系统实行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企业有764个,占企业总数的36% ,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企业有1853个,占89%,实行股份制的企业有104个,占二轻企业总数的50%,二轻企业实行租赁制的企业有49个,占二轻企业总数的2.8%。
1986年轻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横向经济联合打开了局面,企业尝到了甜头。两个厅系统已有725家企业同省内外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联合,实现联合的企业 占企业总数的比重已达到25%以上。一轻系统在横向联合中出现了以佳木斯啤酒厂“佳凤”牌啤酒为龙头,联合周围四个县的啤酒厂组成的企业集团;佳木斯造纸厂发起的组 成国内五大造纸厂参加的东方制浆造纸企业集团;以安达乳品机械总厂为龙头组成的国 内乳品机械企业集团等。二轻系统通过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引进了资金300多万元,解决 木材8000多立方米,厂房6万多平方米,解决技术人才740名,新增产值1.1亿元,利润1029万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
1986年我省轻工业根据市场预测,结合编制“七五”计划,努力调整投资方向,加速了具有资源和技术优势项目和重点骨干项目的建设,继续走以内涵为主的挖潜改造道路,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同时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注意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推进了技术进步,狠抓了在建项目的投产、达产与竣工验收,努力实现由重基建、轻改造,重投入、轻产出,重引进、轻消化向重技改、抓产出、促消化的转变。全年两个 厅系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4亿元,在建的基建和技术改造项目98项。其中一轻系统通过多种渠道共筹集建设改造资金1.61亿元,安排42个基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到年底完成 投资1.55亿元,为计划投资的96.3%。有19个项目建成投产,投产率为44.2%,建设进 度和完成情况都好于往年。二轻系统落实固定资产投资2897万元,安排基建和技术改造 项目55个,其中技术改造项目46个,占84%,到年底完成全部计划投资,投产项目15个 ,其中技术改造项目10项。1986年轻工系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有以下三个特点:
1.重点抓了产出。一轻厅集中力量抓了19个项目的建成投产。这些项目投产增加的生产能力有:食糖6万吨,啤酒3万吨,啤酒瓶2万吨,机制纸及纸板1.75万吨。二轻厅对引进改造的20个没有完全发挥经济效益的项目进行了检查,重点抓了填平补齐,与项目 负责人签订了发挥经济效益的协议,从而又增加了产值13857万元、经济效益2763万元。
2.在建大中型项目和利用外资重点项目进展快。1986年青冈和依安糖厂两个大中型 项目分别在一季度和四季度建成并投入生产,黑龙江造纸厂浆纸平衡工程,佳木斯东风 造纸厂的涂料白板纸工程,鸡西、佳木斯啤酒厂扩建工程,牡丹江电冰箱厂项目工程以 及集贤养殖场、牡丹江不锈钢制品厂等一批较大的技术改造项目工程都不同程度地加快 了建设进度。佳木斯造纸厂与苏联合作技术改造扩建8.5万吨/年牛皮箱纸板项目、海伦 糖厂利用丹麦政府贷款建设日处理甜菜3000吨项目、牡丹江造纸厂万吨亚麻浆卷烟纸项 目以及牡丹江中密度纤维板项目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3.一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项目陆续投产见效。近两年轻工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 改造的项目1986年已陆续投产一批。如一轻工业从国外引进的菠萝豆、冰淇淋、速溶豆 粉、花样面包、乳机系列设备生产线,易拉罐啤酒灌装线及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生产的牛 奶脂肪快速检测仪等已投产见效,拿出了产品投放市场。二轻系统1986年有一套引进的 制鞋专用设备及两套服装生产线也相继投产。这些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设备为我省轻 工业今后的发展增添了后劲。 (段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