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猪鬃工厂创汇超千万
哈尔滨猪鬃工厂瞄准国际市场走俏产品,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扩大生产能力,抓紧 创汇产品生产,1986年出口交货值首次突破1千万美元大关。他们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 一是面向农村扩散技术,广泛开展松散联合,扩大加工能力。1986年已在全省林区、牧 区和吉林、山东、江西、河南、河北等省乡镇兴办松散联合加工点74个,由工厂选派技 术能手到加工点对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把好产品质量关。工厂在未增建厂房、未增 加工人的情况下,细尾毛产量由上年的6000多公斤猛增到13000多公斤,品种也由20几种 增加到38种。二是扩大收购种类,开展综合利用。在全国部分省区和省内各地建立固定 收购点50多处,收购种类由原来只收猪鬃、马尾等几种扩大到收购全皮张50多种。既保 证了细尾毛原料,工厂又从综合利用中增加了经济效益。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021万元 ,比上年多完成871万元,增长75.7%,实现税利676万元,比上年增长2.7倍,其中利润 435万元,增长3.3倍。完成出口交货值4641万元,比上年增长3.6倍,创汇1247.6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78.2%。出口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猪鬃出口9916箱,比上年增加1倍;马 尾出口6922箱,增加1.6倍;细尾毛出口13349公斤,比上年增加4.2倍;出口裘皮制品交 货值354万元。工厂成为全省出口创汇的大户企业之一。 (金士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