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轻工业综述
1986年,黑龙江省二轻工业,根据轻工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关于发展城镇集 体经济的目标,提出了生产速度和经济效益要实现“双保十、争十五”的要求,经过一 年的努力,取得可喜的成果。
一、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3.03亿元,比1985年增长12.6%。实现利润19158万元,比1985 年增长12.6%。实现销售收入36.3亿元,比1985年增长8.2%。列入计划的117种主要产 品中,元钉、电风扇、打火机等7种产品完成全年计划;羽绒被、不锈钢制品等77种产品 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布鞋、羊毛皮、木制家具、首饰、眼镜架等18种产品未完成计划。
出口产品大幅度增长。1986年出口产品75种,比1985年增加7种,出口额8680万元, 比1985年增长1倍。
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创省以上优质产品175种,比1985年增加6种。其中14种产品被 评为轻工业部优质产品。140种产品被评为省优质产品。此外,还有26种产品被评为省百 花奖。
开发新产品406种,比上年增长33%,其中有17项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有6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02项填补省内空白。
二、横向经济联合进展快
省二轻工业打破了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的限制,积极开展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 1986年,新增加联合体203个,累计有600个企业同省内外1000多个企业组成不同形式的 联合体。这些企业新增工业总产值11000万元,利润1029万元。
这些联合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二轻集体所有制企业在发展生产中遇到的资金、 原料、厂房、设备和技术力量不足的困难。引进资金300多万元,解决木材8000立方米, 厂房6万平方米,技术人员740名。
三、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新步伐
我省二轻工业在总结前几年划小核算单位、经营承包、厂长负责制等单项改革的基 础上,推行了“五制一联”(民主选举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经营承包责任制、租赁制 、财产股份制、倒闭制、联营联合)的配套改革,使企业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1.实 行民主选举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企业764个,占全省二轻系统企业总数的36%。2.实行 经营承包责任制的企业1853个,占全省二轻系统企业总数的89%。3.实行股份制的企业 104户,占全省二轻系统企业总数的5%。4.实行租赁制的企业49户,占全省二轻系统企 业总数的2.8%。5.实行厂长兼书记或配专职副书记的企业1058个,占全省二轻系统企业 总数51%。
通过推行“五制一联”的配套改革,使企业当前和长远发展结合得更加紧密,责权 利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增强了职工和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了企业生产力的发展。例 如,鸡西市二轻系统有31个企业,1986年全部推行了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经营承包制 和厂长兼党支部书记的领导体制,有两个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由于抓住了配套改革, 企业和职工积极性高涨,198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715万元,比1985年增长12.1%,实 现利润293万元,比1985年增长38.4%。
四、集体经济政策得到较好落实
1986年年初,由于政策界限不清,一些企业和职工对分配不托底,以致出现了对上 年应该兑现的承包奖金,没有按合同兑现,因而影响了一些企业干部和职工生产积极性 。出现了1—4月份生产一度出现滑坡的局面,4月份比上年同期下降1.2%。省委、省政 府及时采取措施,在提出关于划清正当经营与不正之风的14条政策规定的同时,还根据 我省二轻工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和下发了《关于搞活二轻工业,力促增产增收的 意见》。由于政策明确,兑现了承包合同,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及时扭 转了生产下降的被动局面。五六月份生产大幅度上升,上半年实现了“双过半”。下半 年,由于认真贯彻了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关于发展城镇集体经济若干问题的规定》, 各地二轻部门积极协助当地党委和政府落实集体经济政策。佳木斯、齐齐哈尔、双鸭山 、鸡西、七台河、松花江、绥化等地市,先后召开了有银行、税务、工商、物资、财政 等部门参加的会议,进行具体落实,取得较好的效果。1986年,国家和一省政府退赔了 1980年以前二轻系统企业生产支农、军工等产品所造成的损失1600万元。二轻系统集体 干部转国家干部800人,解决了多年来遗留下来的大老难问题,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和职工 的积极性,促进了二轻工业的发展。 (李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