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省低温建筑科学研究所改革效果明显

  改革以前,省低温建筑科学研究所花钱靠国家,任务靠上级下达,科研与生产脱节,周期长,成果少,经济效益不高,职工生活福利也得不到改善。
    1984年7月,该所被列为本省第一批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到1986年底的两年半时间里,共完成科研课题39项,其中60%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创利税380万元,相当于国家1976年到1985年10年间拨给的事业费总和。
    特别是1986年,该所在过去试点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勇于探索,又夺得了科研、生产的双丰收。
    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1986年,该所就寒冷地区建筑科学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对外实行有偿合同制,对内实行课题承包制,先后同省内外企业建立17个科研生产联合体,其中紧密型联合体2个。共完成课题10项,在研课题23项,探索课题23项。其中“强夯法在季节冻土地区的应用研究”和“混凝土收缩与徐变的试验研究”等4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些成果全年共创利税190万元。一年中,研究所通过中间试验厂和各个生产联合体,推广MS—F、NON—F、MN—F、KN—F、WN—D型防冻外加剂科研中试产品五千余吨,可浇灌混凝土近20万立方米,相当于建造130万平方米住宅的混凝土量。全年用强夯法处理建筑物地基近10万平方米。生产新型防水涂料和内墙涂料近4000吨,建筑装饰涂料示范施工达45万平方米,钻孔灌注桩示范施工近12万平方米,完成建筑设计3万平方米,咨询设计1万余平方米。另外,还完成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有4篇参加全国学术会议;为省内外有关单位提供检测试验报告3200多份;出版建筑技术资料约180万字;发行各种技术书刊9万余册。
    二、固定资产有所增加,职工生活福利不断改善
    1986年,该所自费购置各种仪器设备113台件,价值65.7万元,加强了测试和生产手段。新建职工住宅近3000平方米(其中自筹资金20多万元),基本缓解了知识分子住房困难。职工生活福利也不断得到改善。
    三、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
    该所十分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涌现出一批荣获各级表彰、奖励的先进人物。其中被评为国家建设部和国家科委级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4人,被评为省级和省政府直属机关的劳动模范、优秀党员5人。 (贲振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