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全省交通运输综述

  一、运输生产1986年全省各种运输工具共完成货运总量18687万吨,比上年增长0.7%;客运总量211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其中,铁路货运量完成11627万吨,为计划的102.7%,比上年增长2.5%;客运量完成11413万人,为计划的103%,比上年下降5.8%。公路货运量完成2147万吨,为计划的89%,比上年下降7.1%;客运量完成9566万人,为计划的113%,比上年增长10.4%。内河货运量完成442万吨,为计划的108%,比上年增长10.5%;客运量完成123万人,为计划的102.5%,比上年下降19.6%。民航完成货运量2800吨,为计划的79.6%,比上年增长10.5%;客运量完成14.8万人,为计划的118.3%,比上年增长61%。石油管道输送原油4471万吨。
    在运输生产中突出了四个重点:一是货物运输以煤炭为重点,各种运输工具运输煤炭5892.2万吨,比上年增长5.1%。二是出口物资运输以大豆为重点,完成103万吨,为年计划的114%。三是国家建设项目,以能源建设为重点,优先安排呼兰三电厂所需物资和进口设备的运输,确保了电厂第一台20万千瓦机组提前一年投产。四是支农物资运输,以扶贫为重点,对全省32个贫困县的物资运输,优先安排计划,优先配车,优先承运。
    二、运输分流7月份召开了全省交通、邮电工作座谈会议,制定了全省运输分流有关政策。调整了运输分流运距;对运输紧张区段客货运输实行强行分流;对增加运输分流任务单位,给予平价油料指标补助;对改造货场、仓储设施可以申请货款;对完成运输分流任务好的部门、单位,铁路给予优先安排计划。执行上述政策,使运输分流运距远达225公里;运输分流任务实际完成582万吨,为年计划的129.3%。为铁路节省车皮11.64万辆,缓和了铁路运输的紧张局面。
    三、运输、装卸质量对全省铁路、公路、航运、邮电和商业、粮食等部门运输、装卸、包装、仓储工作开展了全面大检查。对好的典型进行表彰奖励;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使全省的运输、装卸质量有了明显好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建立质量管理机构。哈尔滨市建立了运输质量整改领导小组,齐齐哈尔、牡丹江、鸡西市均建立了质量领导小组,设了办事机构。全省各运输部门和企业单位多数都建立了安全质量检查监督小组,齐抓共管,各负其责。
    2、建立检查监督制度。如佳木斯火车站制定运输、装卸质量十项标准和服务守则;哈尔滨火车站实行挂牌服务;牡丹江市建立质量检查监督网络。等等。
    四、联运、集装箱运输
    随着运输布局的调整,运输结构的改革,联运组织形式也有新的发展,出现个体办联运,集体办联运和集资办联运的新局面。1986年全省干支线联运完成货运量850万吨;完成省际煤炭、木材、粮食水陆大干线联运货运量40万吨;完成国际联运出口大豆103万吨。
    集装箱运输超运增收。1986年完成61.4万箱,为计划的110%,比上年多运6.7万箱。发送吨数完成61.8万吨,为计划的109%,比上年增加12.2%。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市整修了集装箱场地,增加了吊装设备,扩大了接卸能力。7月开办接运国际大型箱业务,仅半年时间接运620箱。减少了在大连口 岸拆箱环节,实现一票到达,在到站办理海关、商检、完税、交付等手续,加快了货物周转。对钢材、建材等70多种大宗物资品类采取集装运输206.7万吨,为计划的172.3%,比上年增长58.3%。全年节省运输力523辆,多运货物2.5万吨。铁路增收95万元,为企业节省运杂费400多万元。 (郑广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