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四清一建”第二战役

  1986年,全省供销系统在1985年“四清一建”第一战役的基础上,又深入开展了以“调整商品经营结构和资金占用结构,提高服务质量”(简称“两调一提高”)为重点的“四清一建”第二战役。主要步骤是:(1)从“清”入手,摸清商品经营中的“四个底数”:各大类商品占现有库存总额的比例;各大类商品销售占销售总额的比例;每类商品周转一次的时间;计算出每种商品的“保本期”。(2)根据上述资料,确定一个企业、经营网点商品经营的合理构成比例,确定库存商品定额中各类商品占用资金的比例。(3)把超“保本期”的商品清理出来,采取各种办法处理,逐企业、逐网点进行商品经营结构的调整,确立新的结构。(4)制定资金定额,清收有问题资金,压缩结算资金。(5)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经过一年努力,成果显著。
    一、进一步搞实了家底,为加强企业管理奠定了基础。全省新清出有问题商品17133万元,潜在损失达3000多万元;新清出的有问题资金23515万元;在第一战役核实的1.5亿元基础上,又新清出“三待挂帐”6700万元;1986年末,查清全省“空壳”社537个,占基层社48.8%,比上年增加116个。
    二、一大批企业调整了商品经营结构和资金占用结构,初步控制了资金恶性膨胀的趋势。全省搞完“两调”的网点7767个,占应调网点的82.7%。有效经营品种比重增大,资金使用效益提高。
    三、进一步清收了有问题资金,处理了有问题商品。全系统又清收回各种有问题资金1.25亿元,处理各种有问题商品1.1亿元,使2亿多元资金由“死”变“活”。
    四、打击了经济犯罪,端正了行业风气,服务质量有了新提高。全系统查出经济违纪和经济犯罪案件1090件,金额1030万元。 (梁洲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