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粮油市场稳定活跃
1986年全省粮油市场是在上年农业受灾,粮食减产,收购量减少,特别是粗粮品种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安排的。虽然困难很大,但经各级粮食部门的积极工作、共同努力,形势一直比较好,基本做到“三不一稳”(不脱销、不超销、不波动,稳定而活跃)和内紧外松。消费者反映“灾年不见灾,粮少市场稳”。用粮企业单位、饲养户和城乡群众都比较满意。
在粮源紧张,品种不全的情况下,为保市场、保救灾、保工业用粮和积极支持畜禽发展,粮食部门没有单纯算自己的盈亏账,而是从保证社会需要出发,对各项用粮积极妥善安排。玉米缺口较大,粮食部门除统筹安排增加省内调拨粮源90万吨,多花运费680万元外,还历经半年艰苦奋战,从吉林省调入39.7万吨玉米。虽然多花差价款、公路运费和保管经营费3370万元,但保证了城镇居民口粮的品种调剂,城市养鸡、基地县奶牛饲料供应和医药、酒精等工业用粮以及灾区口粮需要,渡过了粗粮紧张的难关,稳定了粮油市场。
全省多拿出25万吨小麦,增加城镇居民细粮的供应比重。部分城镇的面粉供应由原来每人每月4~7.5公斤变为基本敞开供应,全省城镇每人每月大米供应量也比原来增加1~2倍。
主动安排农村灾区救灾粮23.9万吨,实际下拨20.6万吨,保证了灾区群众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张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