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侯捷同志在全省经贸计划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六日)
    一、进一步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大好形势
    今年是我国执行“七五”计划的第一年,在党的“对外实行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和省委提出的“两改两开,富国富民”的方针指引下,全省对外经济贸易各项计划指标完成的都比较好,到十一月十日,全省提前五十天超额完成了出口和收购计划,预计到年末出口总额可完成五亿六千万美元,比一九八五年实际增长百分之三十六;收购总额可完成四十二亿元,比一九八五年增长百分之七点六。对苏边境贸易和对东欧的易货贸易预计到年末进出口额可完成五千七百万瑞士法郎。签订利用外资协议四十二项,合同金额三千九百多万美元,利用外资金额三千三百多万美元。中南签订生产技术合作合同七项,合同金额二百七十多万瑞士法郎。劳务承包五项,合同金额三百四十万美元,一些地市县经贸工作的形势也非常喜人,齐齐哈尔市、绥化地区、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出口收购额突破二亿元,其中齐齐哈尔市达到三亿元以上,比去年翻一番。讷河和海伦出口收购额突破四千万元。哈尔滨市自营出口的头一年出口创汇四千五百万美元,比计划增长百分之三十四点九,取得较好成绩。在出口生产企业和供货部门中,涌现出一批出口创汇大户,大庆石油管理局、双鸭山矿务局、省粮油议价公司、省农场总局、牡丹江纺织广等二十家生产企业和单位,被命名为出口创汇先进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坚持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结果,是各级党政领导重视经贸工作,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协作的结果,也是经贸部门广大职工干部积极工作、艰苦奋斗的结果。
    明年全省出口计划安排六亿美元,比一九八六年增长百分之十五点四,超过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也大大超过全国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完成这个计划任务虽然很艰巨,但有利条件很多。首先,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将长期坚持下去,为扩大出口提供了可靠的环境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实行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始注重发展外向型企业,生产的出口产品逐年增多。几年来,我们通过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兴办“三资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加速生产企业技术改造等,这些将在今后的出口创汇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我省工农业生产稳步协调发展,为出口创汇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今年全省农业获得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三百三十多亿斤,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七点九。大豆和水稻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经济作物、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也有较大发展。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到年末,工业总产值预计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六左右。工农业生产发展,为外贸出口创汇提供了雄厚的商品货源。第三,国家和省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明年将进一步发挥作用。国家现行的外汇留成办法和超计划“倒三七”分成办法继续实行,国务院17号文件对出口生产企业实行各项奖励的办法不变,省政府制定的鼓励出口创汇的具体措施进一步贯彻落实。明年国家还将对外贸企业和职工实行新的奖励措施。这些具体政策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调动各个方面增加出口创汇的积极性。第四,从国际市场看,世界经济近期将保持一定的增长,由于石油降价,美元贬值,日元、西德马克、瑞士法郎的升值,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消费需求会有所增加,西欧和日本经济形势较好,私人消费和投资将进一步活跃,百货零售贸易将继续增加,尤其是纺织品、服装、鞋类、食品、工艺品、礼品等销售看好,香港地区进口消费品转口贸易活跃,加工工业对原料性产品需求较多,这些都为扩大出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完成明年的出口任务还面临很多困难。从国际上看,贸易保护主义和非关税壁垒的贸易保护措施日益加强。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运用非关税壁垒措施已超过一千种之多,这些非关税壁垒主要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农副土特产品和纺织品进行限制。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下降,价格呈下跌的趋势。这种形势对我们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们所出口的东西,大多是农产品和原料性初级产品,扩大出口将面临着许多困难。从省内看,适销对路的出口商品货源不足,大宗骨干出口商品内外销矛盾比较突出;一些工业品品质低、价格高、竞争能力差;一些比较畅销的商品,省外抬价抢购,货源外流。这些都会给完成明年的出口计划增加难度。因此,我们要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我省经贸工作的形势,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又要分析不利因素,做好工作,力争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计划,进一步发展我省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大好形势。
    二、千方百计地确保明年出口计划的完成
    明年,国家下达给我省的出口计划六亿美元,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这次会议上已对出口、收购计划做了进一步的衔接落实。省政府将以指令性计划下达,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发扬开拓进取精神,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千方百计地确保明年出口计划的完成。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鼓励出口创汇的政策措施。国务院17号文件规定的对生产企业的奖励政策要切实兑现。企业应分得留成外汇一定要兑现到企业,任何部门、任何单位不得截留。要认真落实省政府提出的鼓励出口的八条措施,做到对生产出口产品所需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动力燃料和交通运输优先安排和供应,帮助生产企业排忧解难,调动其积极性。要认真执行对出口生产基地和专厂(矿)的优惠政策,最近将下发《黑龙江省建立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专厂(矿)试行办法》,各地要认真落实。各级政府和部门也要根据各自的条件可能,提出本地区、本部门鼓励出口创汇的政策措施。明年国家将对外贸企业实行新的鼓励措施,这是国家对外贸出口的巨大支持,我们不要辜负中央的希望,把外贸经营搞活,为扩大出口做出新的贡献。
    (二)要坚持抓好十大系列出口产品的规划落实。抓十大系列出口产品是发挥我省资源和经济优势,发展出口商品生产,振兴我省经济,增强出口创汇能力的一项战略性措施,经过一年的工作,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十个“龙头”单位已有八个拿出具体规划。明年各“龙头”单位还要继续抓好这项工作,已经制定出规划的,要组织实施,还没拿出规划的,要抓紧进行工作。抓十大系列出口产品要同出口生产基地和专厂(矿)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十大系列重点规划的产品,具备条件的都要本着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的原则,分批分期地建立起出口基地和专厂(矿)。今年我们已经批了一批基地和专厂(矿),明年我们还准备再批一些基地和专厂(矿),这样我们每年都坚持搞它一点,到一九九〇年将逐步建立和形成具有我省特色的出口商品生产体系。各级政府和部门都要下些力量抓它几年,抓出成效。
    (三)要在大力发展工矿产品上下功夫。扩大出口商品货源,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必须在大力发展工矿产品上下功夫。我省是国家石油、煤炭、木材、机械工业的生产基地,资源比较丰富,有条件把工矿产品搞上去。当然,我们强调大力发展工矿产品出口,并不是忽视农副产品的出口,农产品出口是我们的优势,必须继续发展。发展工矿产品,一是要重点抓好扩大机电产品出口。国务院决定在“七五”期间要把机电产品作为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进行重点扶持,并在外汇分成、贴息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我省机电工业多,基础条件好,有条件把机电产品搞上去。目前全省生产机电产品的厂家有四千二百家,生产出口产品的只有一百二十三家,机电产品有七千一百种类,出口的仅有六十三种,说明我们的潜力确实很大。发展机电产品出口主要抓好仪表、量刃具、轴承、机床、成套设备等十三个产品。现在,国家已批准我省十三家机电产品生产企业为出口扩权企业,应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地进入出口专厂,直接开展对外经贸业务。二是要抓好以煤炭为主的矿产品出口。我们要发挥我省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煤炭出口。国家已批准我省明年地方煤炭出口十九万吨,我们力争多出一些,使它成为一个出口创汇的大商品。我省石墨资源也很丰富,储量居亚洲第一位,现在年出口一万多吨,创汇三百九十万美元,如果能搞到三万吨,也可成为一个出口拳头商品。同时,要抓好轻工产品和纺织品出口。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搞好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改进包装装璜,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四)要努力开拓国际销售市场。加强外销一工作是扩大出口的关键。我们省是新开辟的内地口岸省,外销能力、销售渠道、客户队伍,与老口岸比有很大差距,我们一定要在这方面下些力量,力争三五年内打开外销工作的新局面。一是走出去做生意,多派一些贸易团组出国考察推销,同国外做买卖,不能守门经商,要主动打出去,到国外考察市场,洽谈生意,结识新客户,开辟新渠道,逐步把外销渠道建立起来,使更多的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二是要增设国外贸易窗口。在国外设立贸易窗口对加强国际市场调查,联系和发展客户,开辟外销渠道有着重要作用。我们省在国外的贸易窗口较少,不适应工作需要,今后还要逐步增设几个贸易窗口,并且要充分发挥其作用。三是要积极到国外兴办企业,这是带动外销工作,扩大我省对外影响的好办法。明年要迈开步子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展开。四是明年我们要举办第五届哈尔滨出口商品洽谈会。洽谈会要经贸结合,既谈进出口贸易,又谈经济技术合作,有关部门要做好准备,力争办得更有成效。我们还初步设想,利用明年一月冰雪节的机会,邀请各国驻华使节、各大商社驻京代表来哈作客,并向他们宣布七月份邀请上千名国外客商来省洽谈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为进一步发展我省对外经济贸易创造条件。
    (五)要利用对外经贸各种业务渠道扩大出口。要发挥利用外资在扩大出口中的作用,把吸收外资的重点,放在兴办出口创汇型企业上,最近国家颁布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省政府也正在拟定鼓励外商投资的新措施,将为外商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外资的投向主要是以引进先进技术为重点,以增强出口创汇为目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加工深度,开发新的出口商品。要通过技术贸易渠道,积极促进技术出口。技术出口要符合国家保密规定,注意保护我在国外产品的市场,并以技术出口带动产品和设备出口。要利用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带动设备材料出口。
    (六)要切实加强出口商品货源管理。对外贸易是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是联系国内外经济的桥梁。随着经济体制、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商品流通渠道发生很大变化。当前我省出口货源外流的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大豆、饲料等大宗骨干商品,外省都来抬价抢购。各地市县政府一定要切实加强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防货源外流,在没有完成国家订购任务前,一律不准放开。对于出口生产基地和专厂(矿)的产品,一律由省外贸收购出口,其他单位不能插手。同时还要广开门路,大力开发新商品,组织更多的出口商品货源。要积极开展自营收购业务,防止和杜绝抬价抢购,注意同生产供货部门搞好关系和配合。对于外贸部门开展自营收购所需资金和贷款及基础设施建设,有关部门要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