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龙江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业务不断发展
1986年中国黑龙江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各项对外经济合作业务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合作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公司全年总收入为1212万元,实现利润1027万元,分别为1985年相应指标的167%和199%,超额完成了年初预定的收入和利润计划。
一、对外经援项目
援建缅甸国家体育馆是我省投资包干并由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总承包的大项目。该馆拥有万人座席,建筑面积25900平方米,总投资2272万美元,于1983年2月开工。在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和省内各有关方面的紧密配合下,于1986年3月提前一个季度胜利竣工,受到缅甸人士和经贸部领导的一致好评。我省刘仲藜副省长率代表团参加了开馆仪式,受到缅甸副总理吴吞丁的热情接见。缅甸各报均在显著位置报道了仪式盛况。
二、国外合营企业和对外承包工程
该公司在美国关岛、马达加斯加和扎伊尔等国建立的合营企业1986年有了较快的发展,开始向综合性集团型公司发展,全年共上缴利润40万美元。
关岛太平洋集团发展有限公司在1985年开展承包工程的基础上,1986年继续扩大业务,开办了水泥砖厂和建筑材料公司,并且自营房地产,动工兴建了“哈尔滨庄园”146栋民用住宅工程,正在筹办财务公司和保险公司,形成了以承包业务为骨干的集团公司,全年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340万美元,首次实现创利20万美元。
驻马达加斯加经理部经过两年时间,跨出了专门承包工程业务的界限,成为传递经济合作信息的重要窗口。这个经理部承担的为期两年的我国驻马达加斯加大使馆建设工程,造价为230万美元,已按计划完工,进而又与中国成套公司合作承包了7000多平方米的糖仓和华侨住房施工项目,还合作开办了木器厂并准备成立国货公司。全年首次上缴利润20万美元。
此外,公司的扎伊尔本哈开发有限公司在原来开办诊所的基础上,正在积极组织森林开发、合营餐馆和其他合作项目。
1986年,该公司还先后进入新的国家和地区开辟业务。利比里亚合营诊所的筹建工作基本就绪即将开诊,公司赴毛里塔尼亚使馆工程组已开始施工准备,并已着手在法国组建“龙达开发有限公司”和“亚麻服装设计加工有限公司”,在泰国建立电焊条厂和炭精棒厂,在香港建立A·C塑胶实业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亚开办羊毛厂和在日本筹建办事处,使公司在国外的重要经济地区都设有经营点。
三、经济技术合作
该公司1986年与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签订啤酒、面包生产线以及家具、加气混凝土切割设备等8项生产技术合作项目,总金额折合人民币1900万元,合同数和经济收入较上年均有增加。其中延寿再生革厂引进的再生革生产设备已验收完毕,为应用植物纤维制造再生革闯出了新路,一跃成为我省皮革行业再生革生产的先进厂家。公司与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和捷克的合作业务也比上年有较大的发展,共有44个项目正在执行中。
1986年该公司对西方技术设备引进业开始改变以现汇引进为主的方向,注重争取吸收外资,以补偿贸易、合作和租赁等多种方式利用外资,总计承揽了40余个新项目,签订合同23个,金额达到1100万美元。
四、对外信托贸易
1986年,该公司选择投资少、见效快、创汇多的项目,创办国内合营企业,组织合作进口和合作生产以解决资金不足的矛盾。与美国、香港、牡丹江等方面共同组织了“江隆浮雕壁纸有限公司”、“江洋橡塑有限公司”和双参蜂王浆生产项目,预计1987年可全部投产创汇。还承办了先锋霉素合作生产、羊毛合作进口、轿车合作进口以及双金属工具补偿贸易等项目。该公司中外合资的“北方出租汽车公司”全年获利润100万元,省内联营的汽车配件公司、华兴彩印广告公司等经济效益明显,保证了信托业务的稳定收入和财源。 (徐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