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进出口商品检验协会成立
黑龙江省进出口商品检验协会(以下简称省商检协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理事会议,于10月11日在哈尔滨召开。
经过与理事、代表的充分讨论和民主协商,正式选举产生了黑龙江省进出口商品检验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届理事会由58人组成。聘请何首伦副省长为名誉理事长,聘请王承志、许广全、许耀铭同志为顾问,选举黑龙江商检局局长裴云龙为本届理事会理事长。
会议一致通过了《黑龙江省进出口商品检验协会章程》。章程规定:黑龙江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为省商检协会的挂靠单位。其宗旨是:组织和推动我省社会检验力量,提高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水平,协助商检机构完成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工作。为实现我省“一切进出口商品都必须经过检验”,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事业的发展,为振兴黑龙江做贡献。其任务是:组织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提高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水平;普及进出口商品检验科学技术和知识;加快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保证进出口商品检验质量,促进对外经济贸易事业的发展;开展咨询,提供信息;组织社会检验力量承担商检机构指定的进出口商品的质量、数量、重量、包装的检验工作,推动进出口商品检验事业的发展;举办学术交流,大力培养进出口商品检验人才;向省委、省政府反映进出口商品质量和检验情况及检验技术人员的意见和要求;举荐人才,表彰先进,奖励优秀。其经费来源是:协会各委员会举办的各项事业的收入;会员和团体会员会费;国家和财政厅拨款。
会议审议同意省商检协会理事长裴云龙同志“关于黑龙江进出口商品检验协会筹备工作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商检协会自批准成立一年多来的主要工作:
1.经过对我省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分析、流向调查,结合对我省有检验力量的单位的摸底,经过协商,在本人自愿、单位同意的基础上,提出了名誉理事长、顾问、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的名单,并提交第一次全体理事会议审议批准。
2.修改了协会章程,并提交理事会讨论、修改、通过。
3.开展了部分进出口商品检验项目的委托检验工作。针对我省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检验项目的不断增加,在商检机构验不了或验不过来的情况下,共组织社会检验力量检验进口商品二十多批。如进口聚脂切片是我省化纤纺织行业的重要原料。这种商品我们国内比较短缺,而国际市场上又比较滞销。进口后发现质量问题不少,我们就组织黑龙江涤纶厂检验。近年来,共检验20批,对外提赔2批,共为国家挽回损失50万元人民币。1985年3月,国家安排我省对苏出口玉米40万吨,合同要求不仅交货时间短,而且检验项目比过去增加了农残、放射性物质、重金属、黄曲霉毒素以及要求检疫等30余个项目。这是在中苏贸易中断粮食交易二十多年后的第一次恢复对苏出口玉米,不论从政治上或经济上,其影响和意义都是重大的。当时这40万吨玉米货源分布在全省20多个县、180多个粮库,合同签订后一个月开始交货。当时,对商检局来说,不要说新增加的检验项目,就连完成常规的项目也极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省商检局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组织社会检验力量进行检验。在省粮食科学研究所、地质矿产研究所、环境保护监测站、省卫生防疫站、哈医大卫生系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协助下,终于在规定的交货期前,对分布在全省20多个县、180多个粮库的50多万吨玉米的所有检验项目进行了检验,从中验出了40万吨符合合同规定质量标准的玉米,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检验任务,保证了及时交货。
4.参加了省科协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会议,与十五个边缘学会建立了横向联系。
5.举办了商检、外贸业务培训班。为适应哈尔滨市经济计划单列和黑河口岸开放的需要,协会于1986年3月和8月分别在哈尔滨市、黑河市举办了二期商检、外贸业务培训班,普及了商检、外贸知识,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王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