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农业科研工作

  一、提出一批新成果。在全面完成1986年科研计划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投标论证,落实了省农业科学院“七·五”期间的各级重点课题研究任务。其中包括国家攻关和部级课题13项中的36个专题;省科委落实14项81个专题;中国科学基金课题5个;省计经委开发项目5个。同时,以技术开发为主体,为解决省粮食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共落实8项39个课题。克丰3号小麦1986年推广面积967万亩,增产粮食3.5亿斤。稀土在提高小麦、甜菜、白菜等作物产量和品质上有明显效果。防治马玲薯疾病性退化及良种繁育技术取得新进展,增产显著,面积逐渐扩大。利用纯度累积育种法增育密蜂纯系获得成功。在农作物抗疾育种和化学除草方面取得很大成绩。辐射诱变、遥感技术、生物工程等新技术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
    闯出一条新路子。1986年在省农科院院部、克山所、嫩江所、合江所、安达所等五个不同生态区安排了院、所两级成果展览田,共21项56个展览成果。自6月中旬以来,先后接待省、市、县、乡各级领导和农民参观5000多人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各所、站农村试验基点31处,大体有三种形式。一是以耕作栽培所肇州基点为代表,15万亩玉米攻关田,亩产1200斤,属低偿服务的规模生产型。二是以合江所宝清基点为代表,长期蹲点,全面服务,从点到面逐步扩大推广的辐射型。三是克山所克山县滨河乡基点,14年吃返销粮,一年巨变的脱贫型。
    在转让科研成果增加经济收入方面,建立和巩固了各种形式的科研生产联合体。
    改善了科研条件。1986年省农业科学院各所、站在改善科研基本条件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原子能所钴温室竣工并通过鉴定,正式投入使用。合江所试验楼、育种所小麦品质分析室、耕作栽培所人工气候室、马玲薯所种薯窑、五常站试验楼都陆续竣工,将在短期内发挥作用。在科技交流方面,完成了联合国大豆二期项目、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三江平原综合试验站、加拿大联合开发马玲薯12个项目的鉴字和准备工作。一年来共接待49批140名外国专家、学者。派14批25人出国学习和。考察。在人才培训方面,年初建立了省农科院科学基金,有10名青年主持和参加了8个课题的研究工作,挑了大梁。还组织了青年科技论文英语宣讲会,来自第一线的学术报告会,青年科技论文大奖赛等活动。还培养了研究生,组织了各种短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