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协系统的科学普及工作
在农村,为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组织开展了多层次的“科学致富高产大王竞赛” 和“科技扶贫”活动。
1986年,在全省评选出省级“高产大王”28个,为致富树立了标兵。同时,为了传播高产技术,省科协把几年来省级大王的高产技术经验经过整理,编写了两本《高产技术经验汇编》印发一万多册,各级科协还通过组织科学致富报告团和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普及高产技术,掀起科学致富高产大王竞赛热潮,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科技扶贫工作也有很大进展,采取了国家、集体、个人三位一体共同扶贫的办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目前,我省已发展各种专业技术研究会5900多个,会员有5万多人。据统计,研究会与7万多贫困户建立了技术联系,并使其中60%的贫困户摆脱了贫困。另外,组织高产大王和贫困户结成对子,依靠大王的技术和经济优势扶贫。据绥化地区1986年不完全统计,省级大王11名,扶贫424户,脱贫229户,占扶贫户数的54%。
各级科协还通过举办农民技术学校,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以及“科技之冬”短训班等形式,向广大农民传播科技知识。
在城市,1986年重点抓了新技术推广工作。会同有关部门,通过举办新技术培训班,巡回技术服务团(组),召开推广会等形式,在全省推广了强力点火器等七项新技术,为国家节约资金1300多万元,并节约了大量能源。省科协会同哈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了12次厂长经理科技活动日,有1200人次参加;在深圳大学举办了两期企业家现代化管理培训班,有120多名大中企业领导参加了学习。通过厂长活动日和培训班,交流了企业管理经验,提高了管理水平,对搞活企业,加强横向联合起到了推进作用。
据统计,厂矿科协在开展大厂带小厂活动中,共扶植了119个乡镇企业。通过技术考察、会诊、协作攻关,培训专业人才、联合经营等方法,使20个亏损企业当年扭亏为盈,获经济效益1310万元。 (朱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