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专利工作新进展

  1986年我省专利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专利法宣传。全省各市、行署科委,专利事务所,省直有关业务主管部门,通过各种形式进一步宣传专利法。共举办各类人员学习班93次,培训宣传骨干,参加学习的科技与管理人员达7000人次。
    二、专利工作体系有进一步发展。各市、行署专利代理机构已增加到13个,除伊春市外都成立了专利事务所。省国防科工办、哈工大、哈船院、哈电机厂成立了为系统和单位服务的事务所。专利文献服务机构逐步完善,省、哈尔滨图书馆可以手检中国和部分外国专利文献。各市、行署科委专利事务所订阅了中国专利局发行的专处公报和说明书,可为检索中国专利文献服务。全省已初步形成国内外专利文献比较齐全、机检、手检配套的专利文献服务网络。
    三、专利申请。自1985年4月1日专利法开始实施以来,我省专利申请即以每月30~40件的数量稳步增加。1986年共申请专利495件,在全国各省市中列第10位。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35件,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51件,申请外观设计专利9件,已公开、公告229件,批准授权97件。申请中个人351件,大专院校48件,科研院所41件,工厂企业50件,机关团体5件。
    四、专利管理标准、办法不断完善。1986年省科委、专利管理处会同财政厅、物价局制定了《黑龙江省专利代理收费标准》,省专利服务中心制定了《兼职专利代理人管理暂行办法》。各市、行署专利代理机构根据中国专利局和省专利管理处的规定,也制定了具体办法。为加强专利许可合同的管理,省科委、专利管理处制定了《黑龙江省专利许可合同鉴证管理暂行办法》,对专利(含申请)实施能顺利进行,对专利许可合同进行签证均可起到很大作用。到1986年末,来专利管理处办理合同签证15件,代转使用费5.35万元,代交个人所得税748元。
    五、专利实施。专利制度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促进专利的实施,使发明创造转化为生产力,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1988年全省实施专利项目120余项,一些项目创造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齐齐哈尔市家用电器厂专利产品“中药煎药定时装置”,生产1000多台,产值,114.5万元,利税30万元。哈尔滨市的专利产品“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已由哈尔滨电表仪器厂服务公司批量生产,经试验效果良好。省专利服务中心代理申请专利的项目已有25项得到实施,转让费总计73万元。 (王桂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