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概况
1986年,黑龙江省广播电视系统把改革的重心放在提高宣传质量上,使全省广播电视 宣传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一、改革广播电视宣传。1986年,全省相当一部分广播电台(站)和电视台都对新闻 性节目进行了调整改革。黑龙江电视台在《全省新闻联播》节目中新辟了“要闻简报”、 “社会拾零”等12个栏目。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和地方报纸摘要》及《全省联播 》节目中开办的“各地、市、县台(站)和各地、市报纸当日新闻”栏目,扩大了新闻的 信息量,拓宽了报道面,开阔了听众的视野。此外,哈尔滨、齐齐哈尔、鸡西、佳木斯等 电视台也在深度报道方面做了些有益的尝试。在注重新闻内容改革的同时,各台(站)还 努力探索新的新闻形式。目击报道、现场报道、口头报道等广播电视特点较为明显的 稿件 越来越多,节目的组合方式和表现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出现了板块节目、主持人节目和配 乐专题节目等。有些节目和稿件,特别是来自县级广播电台(站)、电视台的稿件,节目 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很浓,“庄稼话”比较多,画面自然和谐,群众听(看)起来比较亲 切。这就增加了节目的可信性、可听性和可视性。
全省各级电台(站)和电视台部都集中精力,注意抓当日新闻稿率,以增强新闻的时 效性。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播发的当日新闻率比上年增加19%;全厅在全国获奖的节目、 稿件和剧目等达36个;黑龙江电视台在中央电视台播发的新闻片数,在全国省级台中也由 上一年的第九位跃居到第六位。
二、广播电视事业建设也有了新的发展。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微波线路第一期工程的胜 利竣工,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省广播电视的落后面貌,标志着全省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一个 新的发展阶段。这项工程历时5年,于1986年底完成。目前,全省共有51个市县可以同时收 转中央和省电视台的节目,微波传输里程达3800多公里。
1986年,黑龙江省共新建、扩建了6座广播转播台,从而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套节目 转播台由上年的13座增加到16座,功率由212千瓦增加到246千瓦,人口覆盖率由39.5%提 高到43.5%;中央台二套节目的人口覆盖率由5%提高到6.8%;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一套 节目的人口覆盖率由70%提高到71.3%。
1986年又新建了4座电视转播台,使全省1千瓦以上的电视转播台和差转台达到79座。 全省已有大小电视台、转播台和差转台488座,比上年增加25.77%;总功率由232769千瓦 增加到253696千瓦,较上年增加8.96%;中央电视台和黑龙江电视台的人口覆盖率都已达 74%以上。此外,全省又有73个单位自筹资金建成了卫星地面站;有5座电视台和转播台安 装了3.1千瓦分米波电视发射机,转播中央电视台电视教育节目。其中方正县是我省唯一的 一个拥有三个电视频道的县,也是第一个开办的分米波电视教育频道的县。
三、广播电视事业管理逐步向科学化、正规化和标准化发展。省厅在宏观控制方面制 定了“黑龙江省县级建立电视台的标准管理办法”等暂行规定,并修改了“黑龙江省无线 广播技术规程”。这样,使各台有章可循,确保了安全优质广播。对新开播的台,省厅都 坚持严格的指标测试验收,使其建成开播后就走向正轨。厅事业处还在一年内先后举办了4 期广播电视技术学习班,为各台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另外,在基础工作的管理上,全 省各级广播电视管理机构都把建立各类业务和技术档案纳入议事日程。
1986年黑龙江省广播电视书报刊和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工作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广播 电视科研工作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目前,全省已有广播电视刊物7种,广播电视报3种, 其中《黑龙江广播电视报》期发行量达70万份,为全省各报发行量之最;各部门全年出版 广播电视图书6种。全省广播电视系统共有10篇广播电视理论和业务研究论文在全省新闻学 优秀论著评选中获奖,1篇论文获黑龙江省新闻学优秀成果奖。 (张文琪、赵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