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呼兰县农业实现“一年受灾一年恢复”

  1986年,呼兰县农业在1985年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实现2.2亿元,比上年增长38.8%;粮豆薯总产94420万斤,比大丰收的1984年增长5.4%,比1985年增长1.2倍,创历史最好水平;农村人均收入344元,比上年增长1.2倍。实现了农业一年受灾一年恢复。重点抓了四个方面工作:1986年重点抓了恢复种植业。主要采取五项措施:一是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确保高产、稳产作物面积。1986年玉米面积由1984年的90万亩增加到100万亩;水稻、陆稻面积由4万亩增加到10万亩。二是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扩大四单八玉米育苗移栽面积和水稻寒地稀植面积,更新玉米种子。三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抢修水毁工程,建两处强排站,对涝区进行综合治理;增施农肥,亩施农肥3000斤以上。四是发挥大型农机具作用。搞好机车和机具检修,保证春播。五是种好低洼地。采取强有力措施解决10万多亩低洼地的积水问题,保证下种。
    同时,采取措施,稳住养殖业。重点发展奶牛、黄牛、山绵羊等草食性牲畜。尽快修复水毁鱼池,恢复养鱼生产。并注意发展民办企业。 (邵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