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滨村农民集资修建防洪堤
汤原县平安乡松滨村,认真总结历年水害的教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农民集资修1条长达1.14万米的防洪大堤,动用土方30万立方米,使1986年涝年获得粮食丰收。全村农业总产值达46万元,粮食总产达80万公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54万公斤,人均收入1030元。
松滨村是1978年新建的开荒点,由于连续多年受洪涝灾害的侵袭,这里的农民长期过着“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穷日子,成为全县有名的贫困村。1985年由于受水害,他们种植的4500亩农作物全部绝产,吃国家返销粮5万公斤,欠国家贷款78万元,这个仅有102户的小村,陆续搬走34户,只留下68户。干部群众认识到只有修一条防洪堤,才能变水害为水利,获得粮食丰产丰收。他们采取借开荒周转金、向农行贷款并发动群众集资1.2万元等多种办法,共集中资金8万元。在施工上,采取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办法,把土方任务落实到农户。组织74名劳动力,从1986年1月1日开始破土动工,苦干175天,修起一条长4500米、上宽3米、底宽9米、高2.5米的防洪堤,动用土方9万立方米,平均每个劳动力每天完成土方7立方米;同时用机械施工,修起一条长6900米、上宽7米、底宽23米、高3米的防洪堤,已完成土方21万立方米。 (孙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