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孙维本在省委五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孙维本在省委五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1987年6月18日)
    我就当前几个主要问题,着重讲讲整党结束后,如何进一步加强经常性党的建设问题。
    我省的整党工作,历时3年零4个月,已经胜利结束。总的看,我省的整党工作发展是健康的,取得的成绩也是明显的。
    通过整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增强了执行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了党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认真整顿了作风,党风有了明显好转;整顿和纯洁了组织,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按照四化方针,充实和加强了各级领导班子;促进了改革、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发展。但也必须看到,我省的整党工作同中央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少数单位整党质量不高,个别单位基本上走过场;有些单位整顿作风的任务完成得不好,特别是行业不正之风和拉关系、走后门、人情风等问题解决得不好,有些单位对严重官僚主义案件没有认真查处,用公款请客送礼、大吃大喝至今没有刹住;有些单位在组织处理和党员登记中存在着偏松偏宽的现象。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经常性党的建设中继续加以解决。
    整党结束了,但是党的建设的任务仍然是很艰巨的。特别是十年动乱给党组织造成的破坏不是一次整党能完全解决的。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又给党的建设提出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级党组织决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情绪,要切实把经常性党的建设抓紧抓好。要善于把这次整党积累的经验运用到会后党的建设中去,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不断提高党的建设水平。
    一、要把保证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贯彻执行,作为党的建设任务
    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是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这条路线有两个基本点,一个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个是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总方针、总政策。党的建设要围绕保证实现这两个基本点来进行,这应当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省委常委和副省长经过初步学习,感到在以下几个问题上要特别加深理解:
    (一)、两个基本点是互相联系唇齿相依的关系。不仅要承认有两个基本点,还必须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不能认为四项基本原则是管政治、管思想、管文化的,而改革、开放、搞活的总方针总政策则是管经济的,把二者割裂开来;不能认为四项基本原则是纲,改革、开放、搞活只是方法问题,是目,把二者变成主从关系;也不能把二者做为一个天平的两端,此抑彼长,此长彼抑,今天强调这一方面,明天又强调另一方面,把二者对立起来。应该认识到,二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关系,一个是立国治国之本的基本原则,一个是总方针、总政策,都是制定政策的基础,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保证党的总任务、总目标的实现。
    (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深入搞好正面教育。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情况已经扭转,大气候变了,今后的任务是如何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不断引向深入。深入,就是要深入人脑,使绝大多数人都懂得,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为什么必须维护四项基本原则,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教育一定要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吸引力,打动人心,使四项基本原则在人们的思想上扎根,增强执行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自觉性,更好地为建设和改革贡献力量。
    (三)、改革不仅要坚持,而且要加快。十三大的中心是改革问题。改革是历史的潮流,不改革、开放就没有出路。只有改革,才能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大大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显示出来,使社会主义真正具有吸引力。我们要加强对改革的舆论宣传,宣传改革在实践上的成就和理论上的发展,认真解决在对待经济形势、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开放上的一些模糊的错误的认识,切实把改革引向深入。
    (四)、提高对发展生产力重要意义的认识。过去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只停留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上,对生产力的标准很不重视,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很不重视,离开社会生产力,来抽象地讲所谓社会主义的原则,这是我们党内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左的东西之所以能够存在,与这个问题有极大的关系。如果生产力不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站住脚,优越性和吸引力就显示不出来。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过去的根本问题在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附加了很多东西。我们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应以是否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作为判断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志,这也就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五)、当前最大的危险还是“左”。改革和建设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阻力和干扰,既有“左”的,也有右的。所以,我们的方针是有“左”反“左”,有右反右,既要反自由化,又要反僵化,坚持两条战线的斗争。现在,深入改革的阻力,根本上是来源于习惯势力,来源于一些陈旧的观点,也就是来自于“左”的东西。因此,我们不能放松或忽视反“左”,要继续清理思想上的僵化,决不允许再回到八年以前的老路上去。
    二、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不断提高党的战斗力
    整党结束后,在党的建设上应该继续抓什么?针对我省的情况,当前比较突出的有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和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这三个问题。
    (一)要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党要管党,是个老题目了。应该说,经过这几年集中整党,党不管党的现象有所改变,但并没有根本改变。党要管党,就是党要管好自己该管的事情。各级党组织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和省委的要求,理顺党政关系,使党政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党委要自觉地减少对政府日党工作和企业的具体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切实实行思想和政治的领导,保持党委集中力量抓大事。
    党要管党,就是党委要集中精力管好党的自身建设。党委的主要领导,一定要亲自抓党的自身建设,把主要精力用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这些党的根本建设上。各级党委都要实行党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对党的建设在一定时期内的任务、要求、检查标准作出明确规定,从上到下层层落实责任,定期考核,定期民主评议。各级党委的主要领导同志不抓党的建设就是不务正业,长期不抓就是失职,抓不好就是不称职。
    (二)要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从这次整党暴露出来的问题看,党内各种问题所以比较严重,重要原因之一是治党不严。
    从严治党,最基础的一环是严密党的组织生活。使每个党员,都能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支部生活,自觉地接受广大党员的监督;同时在组织生活中切实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各级党的组织生活,都要增强思想性、政治性和原则性,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有意见随时交换,坦诚交心,敢于揭露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党组织的自我消化能力和免疫力。
    从严治党,必须严肃党的纪律。对严重危 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人和事,绝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必须依照党纪国法从严查处。该处分的处分,该开除的开除,绝不能宽容姑息。
    从严治党,必须严格掌握选拔领导干部和发展党员的标准。考察干部,首先要看是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不是有实绩,是不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是不是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要坚持注重实绩的原则,尤其在我们各级领导机关,绝不能允许出现“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乱的”现象。没有工作实绩的人不能重用。今后发展党员,要特别注意质量,绝不能吸收不符合党员标准的人入党。要通过我们的干部政策和组织工作,让人们看到我们不是口头上,而是在实际行动上,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从而树立起好的风气,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
    (三)、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现在,不要民主和不要集中这两种倾向都存在。要克服这种倾向,必须从健全民主集中制抓起,努力创造一个民主平等、互相监督和团结向上的气氛。
    要创造民主平等的气氛。发扬党内民主,首要的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民主意识,自觉清除封建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以平等的身份、平等的态度待人,切实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力,鼓励党员在党内畅所欲言,允许党员发表不同意见。凡属重大问题,都必须集体讨论决定,而且表决时一人就是一票,少数服从多数,一经决定,就要坚决执行,个人不能推翻集体决定。党委成员必须心中有全局,站在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处理日常工作。
    要创造互相监督的气氛。在党内,每个党员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监督地位人人平等,不能有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广大党员要坚持原则,不畏权势,敢于同各种不良现象作斗争。要特别重视发挥各级纪委的监督职能作用,切实保证他们能够对党内各种违纪案件进行独立负责的检查。
    要创造团结向上的气氛。发扬党内民主,目的是要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动精神和负责精神,造成一种生动活泼,心情舒畅,革新进取,团结向上的政治局面。
    三、把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作为当前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
    在克服官僚主义问题上,我们确实作了许多努力,采取了一些措施,起到过较好的作用。但是,认真地说来,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党风不正,助长了官僚主义的发生。在我们的工作和经济生活中,发生了许多与官僚主义有直接关系的失误和过失,并酿成了严重的后果。
    官僚主义,是共产党的大敌,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大敌,多年来虽曾与之进行过无数次的斗争,但有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究其原因主要是:党性不强,缺乏对国家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工作漂浮,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纪律不严,缺乏惩治官僚主义的有效手段;制度不完善,缺乏对官僚主义有效监督的健全机制。因此,我们应该从增强党性入手,结合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把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作为长期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第一,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满腔热忱的态度和极端负责的精神对待工作。各级党委都要通过党的生活会的方式,以克服官僚主义为主题,认真查一查思想,查一查官僚主义的表现,制定克服官僚主义的措施。要从教育入手,从振奋精神开始,使各级干部都能放眼四化建设的大局,跟上改革、开放的形势,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起革命热情和工作干劲,努力为人民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第二,要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切实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直接到基层去,到第一线去,真正沉到底,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今后要更加特别注意,衡量一个部门、单位和干部的工作如何,主要不是看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件,下去了多少人,多少天,而主要看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基层和群众的要求和呼声,帮助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收到了哪些实效。
    第三,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制,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克服官僚主义,多干实事。要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在限定时间内必须达到的工作目标和应负的责任,力求将各项目标有形化、数据化、指标化,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直至每个人头,做到层层落实,各负其责。要普遍开展民主评议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厂(场)长、经理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依据目标考核和评价其工作实绩,奖功罚过,举优黜劣。
    第四,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工作落实。要定期开展自检自查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改进工作,促进落实。这要逐步形成制度,定期检查,层层开展,坚持下去,不断提高。各级领导还要亲自抓重大事项的督促检查,要深入基层进行面对面地检查,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对领导不力和工作不实的要通报批评。 (陈广喜、刘善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