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工会工作

  1987年,省总工会围绕改革和建设,把发展生产力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统一起来,致力于自身 的群众化、民主化建设,在我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组织和动员全省职工投身于增产节约活动。广泛开展了以提质降耗、 增收节支、扭亏增盈为基本内容的“为振兴龙江人增百元”竞赛活动,组织了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 、技术交流、技术协作和技术扶贫活动,收到比较显著的效果。全省增百元活动共创价值12亿元。 各地共完成技术扶贫项目780个,帮助210个企业扭亏为盈,经济效益达516万元。有7个行业、24个 工种、近20万名职工参加了第二届职工技术业务能手选拔赛活动,1987年省总工会还同宁夏自治区 进行了技术协作活动,先后派出6批技术服务队,帮助完成了10个项目,并已初见成效。
    二、加强民主管理、民主对话和民主监督工作。各市、地工会组织积极参与制定本地区的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劳动工资、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等方面代表职工说话,维 护职工利益。有些市、县工会同政府、行政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民主对话,社会反响很好。 全省各级工会认真吸取哈尔滨亚麻纺织厂“3·15”爆炸的惨重教训,加强劳动保护工作,狠抓群 防群治,对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坚持“三同时”审查,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检查,参与各类生 产事故处理。同时,加强队伍培训工作,1987年全省各级工会共举办各种劳动保护监督员培训班 5825期,培训专兼职干部40.7万人次。协同行政进一步加强了易发事故的检查,狠抓了煤炭、建筑 行业的生产安全,落实组织技术措施,到1987年11月末,煤炭和建筑两个产业因工伤亡事故比上年 同期下降48.3%和15.4%。全省因工死亡数比上年下降5.3%。企业民主管理有了进一步发展。通 过贯彻“三个条例”,有近40%的企业进一步理顺了职代会、工会与党政的关系,完善了职代会制 度。同时还重点抓了工厂管理委员会建设和租赁企业、班组民主管理的调查研究。在全省开展了企 业民主管理创“四优”活动,评选优秀厂长(经理)78名,优秀党委书记62名,优秀工会主席126 名,优秀职工代表197名,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民主管理工作。
    三、积极为职工办实事,维护职工实际利益。各级工会狠抓职工扶贫工作,三年来,帮助12.7 万户困难职工基本脱贫,其中农村中小学校教师脱贫的就有1万多户。各级工会发动职工为大兴安 岭灾区捐款352万元,粮票10万公斤。职工物价监督工作由协助物价部门在节假日检查向经常性的 行业综合检查发展。仅1987年就检查处理违价案件5.3万件,收缴罚没款130多万元。全省工会法律 顾问组织已初具规模,1987年共受理职工来信来访7800人次,提供法律咨询476次,处理民事、劳 动争议案件184起。在维护女职工特殊利益,提高女职工素质和开展家务服务等活动中,也取得良 好的收效。
    四、广泛开展职业道德、劳动纪律教育,进一步加强了“四有”职工队伍建设。遵照党中央的 指示和省委、全总的要求,在职工群众中进行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发 挥了工人阶级维护安定团结的主导作用。为了提高职工改革意识和商品经济意识,增强对改革的承 受能力,在职工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教育,提高了广大职工投 身改革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在全省10个直辖市、12条战线,开展了有140万职工参加的以加 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为内容的“四职三优”竞赛。经过一年的活动,评选出优胜单位50 个,优秀班组68个,优秀个人81人。工会系统的职工大学、职工中专、职工学校继续为企业培养有 用人才。此外,把读书自学和岗位培训结合起来,使职工读书自学成才活动有了新的进展。
    五、在整顿“建家”中,加强了自身的民主化、群众化建设。到1987年末,基本完成了全总部 署的整顿“建家”任务。在全省基层工会组织中开展了“百千万”活动,评选出模范“职工之家” 111个,模范车间工会和模范工会小组980个,模范“职工之友”9910人。伊春、松花江等地试行了 会员直接选举基层工会主席的制度。这一年还改革了工会经费收缴、管理办法,全省经费收缴比上 年有所增加,加强了经费管理。各市、县和87%的基层都健全了工会经费审查组织。此外,在工运 理论政策研究、工运史志编写、工会事业建设和职工对外交流活动等方面,也都做了不少工作,取 得一定的进展。(李荫成、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