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阿城发现金代齐国王墓 

  该墓是1988年5月阿城市巨源乡城子村农民在建房平地时发现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当即对墓葬进行了发掘。墓葬座落在松花江南岗,阿什河(即金之按出虎水)东侧的二级阶地上,南距金上京故城约40公里,北去松花江10公里,东部不远处即城子村金代古城。墓葬为夫妻合葬石椁木棺墓。石椁长2.60、宽1.95、高1.50米,椁壁由4块石板组成,内壁平整并刻有菱形纹图案,顶盖和椁底各用三块石板拼接而成,石板相接处之缝隙填以白膏泥密封。在同一土圹内,于大石椁南侧还有一小型石棺,当为附葬。木棺长2.30、宽1.40、高0.90米,棺上有织金团龙纹丝织品履盖,棺外四壁及边、角均用如意纹银片包饰,棺盖正中置有标识墓主人身份的银质铭牌,棺外表涂有深红色漆料。内葬男女尸骨两具,仰身直肢,头西脚东,男左女右。经医学鉴定,男性年龄在60岁左右,女性年龄在40岁左右。出土时,男性胡须尚存,女性面部则用丝织品包裹。二人所穿服饰保存完好,头戴冠帽,足登靴鞋,身着长袍。男性共着装八层,女性着装九层。服饰种类有袍、衣、裙、衫、裤、鞋、袜、帽等。色泽鲜艳,质地精良,式样雍容华贵,制做考究。其风格极富古代北方民族的特色。棺内置有墨书“太尉仪同三司事齐国王”木牌一块,标明了墓主人的身份。
    据《金史》记载,“齐国”为金代封王的20个大国之一,先后授“齐国王”封号的有4人,分别为康宗子宗雄(本名谋良虎)、睿宗子吾里补、景祖孙完颜晏(本名翰论)与耨盌温敦思忠(本名乙刺补)。经初步研究,该墓主人可能是完颜晏。完颜晏《金史》有传,金初入仕,历经太宗、熙宗、海陵、世宗四朝。晏早年曾北定乌底改,海陵南迁后,又任上京留守5年,第一次致仕即“还居会宁”,二次致仕复“还乡里”,与墓葬地望相合。晏死时年龄约在60岁左右,与墓主人骨骼年龄测定相当。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金代服饰材料甚少。齐国王墓的发掘,不仅为金代服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而且对金代历史的研究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李砚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