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区科技、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很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0年里,垦区的科技、教育、卫生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取得国家、部、省和垦区级科研成果奖就有449项。截至1989年底,垦区在校生达到31万人,基本上扫除了文盲;拥有病床9500张,平均每万人占有61张,对加速垦区建设步伐起到了重要作用。
垦区各级组织十分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对科技队伍的建设和适用,技术的推广,使科技队伍不断扩大,科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989年垦区科研投资82万元,比上年增长3.4%。在全体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年全垦区有42项科研成果取得了国家、省、部和垦区科技进步奖,其中获省、部级的就有8项。这些成果有的已被生产单位采用,转化为生产力。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1989年垦区教育投资1674万元,新建并竣工的教学用房4.5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教学环境。目前垦区有教学点1069个。小学、中学、高中(职业高中)691个,普通高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6所。普及了初中文化教育,儿童入学率达99%以上。垦区有成人在职脱产大专2所、中专14所,还有委托代培、业余“五大”教育班,在校生达5000余人。
垦区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很可观。到1989年底,有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分场级以上)330多个,有医务人员14248人,其中医生6499人,平均每万人配医务人员92人,医生42人。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医疗手段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绝大部分疾病都可在垦区医治,有效地保证了垦区人民身体健康。 (王 海 刘锡荣 朱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