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香庆饭店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声誉久盛不衰
哈尔滨市国营香庆回民饭店不断改善经营管理,久盛不衰,声誉倍增,先后被评为哈市先进集体、最佳饭店.省的先进集体与文明单位标兵,国家物价局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与全国商业系统先进企业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从香庆饭店27年来的发展轨迹看,其突出特点是:
一、勇于开拓,不断扩大。该店的前身是个体李家馆,面积小,生意萧条。公私合营以后,1963年国庆节前,把原任东香坊清真饭店副经理李树梧同志调任该店经理,逐即更名为“香庆饭店”。27年来,李树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带动职工,以自己动手为主,进行了大小17次装修改造。特别是1986年的接楼和1987年的兼并,把原来的小饭馆改造成具有鲜明的伊斯兰风格的综合性中型饭店。营业面积由过去的240平方米扩大到706平方米;现有职工93人,其中高中级技师37人;主要经营回族风味的中档熘炒菜,大众清真主副食品;服务设施比较配套齐全,设有高级单间5个,中级单间12个,普通客座550个。
二、坚持质量第一,薄利多销。该店自制的主副食品一直注重质量,坚持投料准确,质价相称,宁肯让利,绝不克扣顾客。从1966年跨入先进行列以来,始终把综合毛利率限定在27%-30%之间(国家规定32%-34%),使饭店的主副食品经济实惠,物美价廉,大宗品种,坚持常年让利经营,如1989年仅经营元宵一项就让利14万元,全年有据可查者共让利25万元。由于把关严格,持之以恒,10种主副食品连续多年被市里评优;饭店连续10年被评为省、市、区物价信得过单位,在消费者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三、以变应变,灵活经营。在激烈的竞争中,香庆饭店坚持以变应变,在活中取胜。70年代,以经营大众小吃为主,熘炒菜不过50余种,进入80年代后,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采取了店、摊、车、亭一条龙的服务方式,店内经营酒席套菜、大众便餐,高中盗档苹应俱全,各种回族风味熘炒就有300余种;店外采取零卖、整卖、便卖、半卖、大摆大卖的灵活经营方式,主副食品、酱卤制品齐上,仅店外卖钱不下3000余元,深受消费者欢迎。在1989年验收香庆饭店国家二级企业预审中,当场测验,顾客满意率达99.5%。同时获得“三文明”优质服务新闻杯金杯奖。
四、经济效益成倍增长。近几年来,随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发展,饮食业市场结构、消费结构、网点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经济体制的饭店并存,竞争激烈,在这种形势下,香庆饭店远离闹市,地处偏僻,经营成果却年年增长。1989年,卖钱额达369万元,比开始跨入先进行列的1966年增长30倍,上缴利税57万元,比1966年增长100倍。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多次受到上级嘉奖。 (郭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