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市实施“383工程”成效显著
1989年,肇东市物价上涨指数为15.4%,比上年下降4.3个百分点,实现了地区确定的目标,受到省政府的通令嘉奖,他们主要做了以下3项工作:1.明确责任,强化管理功能,一是狠抓了组织落实,从市政府到各委、局和基层,层层建立了领导小组,并制订了工作方案,二是狠抓了任务落实,将“383工程”的具体指标按业务范围进行了两种程序的分录。一种是按383种商品的价格管理权限,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和权利。另一种是按经营管理范围,把商品购销指标落实到了各部门。三是狠抓了制度落实。市直各部门对商品供应量、物价控制指数都做了明确规定,并与市里签订了责任状,使控制目标与管理责任有机结合。2.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一是实行了倾斜政策,鼓励商品生产。在蔬菜生产方面,市政府规定凡设立大棚或温室的农户,由市里提供平价木材、玻璃和原煤,对菜农销售蔬菜实行“四免一减半”政策,即免收管理费、占地费、交易费和衡器检验费,减半收缴卫生费。水利部门无偿为蔬菜生产基地打了14眼灌溉机井,市财政部门还为经营粮油、畜产、蔬菜及鱼类的部门,提供了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补贴。二是采取保障措施,发展商品生产。在工业生产方面坚持上重点、补短腿、填空白,狠抓了重点行业技术改造和改建,使纺织、食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的年产值比重由上年的47.5%提高到60%左右。三是统筹规划,兴建农副产品基地。将全市25个农村乡镇划分为南、中、北3个区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了资源型、吃配型和服务型企业,目前食品、饲料、服装、制革、草柳编织及修理装配等多种行业已初具规模。3.突出重点,整顿流通秩序。主要进行了7项整顿,即整顿批发企业、酒类市场、医药市场、饮食服务业、税收秩序、专营市场、集贸市场。 (高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