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省工商银行运用信贷杠杆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1990年,省工商银行努力发挥银 行调控经济的作用,紧紧抓住资金要素这个关键环节,优化增量,调整存量,在支持和 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为了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保证新投入的资金准确流向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 企业和产品中,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企业的信用等级,建立了“三位一体”的贷款供应 序列来确定贷款投放方向。各级银行对全省行业、产品和企业信用等级进行了划层次、 分类别、定等级工作。从行业上优先支持国家重点发展的能源交通工业、短线原材料工 业、支农工业以及轻纺工业,适当控制白酒、化纤、针织、塑料、木器等工业;从产品 上将企业按产品划分为积极支持,适当支持,停止贷款三种类型;从企业的信用状况上 ,划分为信用优、信用良、信用一般、信用差四级信用企业。1990年全省确定出优先支 持的企业812户,积极支持的1376户、适当支持的2166户,有限制支持的1178户,不予支 持的902户,压缩贷款的1476户。由于将行业、产品、信用等级三者融为一体,排定出贷 款序列,明确了贷款支持和限制的对象,使资金向短线行业,适销产品,优良信用企业 流动。1990年,全省优先支持和积极支持的2188户企业,当年新增贷款27.6亿元,占全 省当年工业流动资金贷款增加总额的68.5%;国家重点发展的能源、交通、原材料、轻 纺和支农工业,增加贷款25.6亿元,占63.5%;一、二级信用企业贷款增加41.7亿元, 占103.4%。
    为了支持企业兼并,省行制定了《工商银行对企业兼并有关贷款问题的政策》,在 贷款掌握和建户、结算方面都为企业集团提供了方便;还对承包、租赁企业的贷款掌握 制定了一些鼓励政策。各级工商银行主动参与促成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协助企业进行资 产清查,落实债权债务,积极发挥银行联系面广、信息灵通的特点,1990年为企业牵线 搭桥,促成企业联合体250个。并充分利用资金管理职能,积极参与企业兼并、承包、租 赁和组建企业集团等方案的制定和可行性论证,使生产要素流动的方向更加准确。从 1986年到1990年,全省各级工商银行共帮助2010户企业,通过承包、租赁,组建企业集 团、兼并等形式,使14.8亿元固定资产得到充分利用,使39.61亿元的流动资产得到重新 配置。
    为了缓解我省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紧张的状况,活化资金存量,省工商银行制定了鼓 励挖潜搞活资金的政策;对于企业挖潜所松动的资金,实行谁挖出归谁使用的原则,银 行不扣收贷款;对于完成挖潜计划的企业,银行对已处理的资金潜力所占贷款,不加收 利息;对于挖潜积极,实效显著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贷款;对于因削价处理 超储积压物资而发生亏损的企业,只要能在当年处理的,不加罚贷款利息。同时,积极 为企业牵线搭桥,调剂物资余缺。通过展销、联营、联销、物资交易会等形式,促进企 业处理超储积压原材料和产成品。1990年全省工商银行通过深入开展挖掘资金潜力,共 协助企业搞活资金达10.2亿元,为促进我省企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田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