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全省“丰收计划”取得丰硕成果
国家组织的推动农业发展的巨大工程——“丰收计划”,在我省连续三年获得丰硕成果。据统计,全省3000万亩列入“丰收计划”的农田.1990年平均亩产256公斤,比这些地块实施丰收计划前三年平均亩产增77.7公斤;总产81.6亿公斤,比前三年平均总产增26.1亿公斤。丰收计划以约占农村1/3的耕地生产了占农村总产48%的粮食。“丰收计划”是国家1987年开始组织实施的。我省列入计划的有玉米、大豆、小麦、水稻四大作物。列入计划的各种作物都是村、乡或县的全部面积。国家与省向列入“丰收计划”的地块提供一定数额的资金和物资投入,并提供技术指导,生产活动按技术方案组织实施。全省参加指导“丰收计划”的各级科技人员达3500多人。他们分片负责,建立岗位责任制,从良种良法到耕作裁培全面抓。
1990年全省实施“丰收计划”的主要手段是层层搞集团承包。年初省组织省直8个部门和单位分别承包17个市县“丰收计划”中的1100万亩耕地,其他有关地(市)县也在1077万亩耕地上组织集团承包。
“丰收计划”的实施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起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1990年“丰收计划”耕地的良种覆盖率高达91.5%;按标准化生产规程要求综合应用农业增产技术的面积达2318万亩,占“丰收计划”面积的70%多。新技术得以迅速推广。如大豆垄三裁培法、水稻超稀植、小麦合理密植、掖单四玉米种的应用等已在许多地方广泛应用。大面积高产典型接连涌现。全省形成了例如讷河的小麦,双城、肇东、肇州的玉米,五常能水稻,巴彦的大豆等大面积丰产模式。在省级集团承包的17个县的233个乡中,玉米亩产超500公斤的有24个,水稻亩产起500公斤的有14个,小麦亩产超250公斤的有32个,大豆亩产超200公斤的有27个。农民素质迅速提高。经考核,全省已拥有1.78万名农民技术员,有9.6万个示范户,分别比实施“丰收计划”前增长44.7%和47.5%。
据了解,我省“丰收计划”中牧业及渔业等方面也获得了喜人的成果。 (肖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