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粮豆薯总产突破200亿公斤
1990年全省农业生产取得空前的特大丰收,粮豆薯总产达到231.2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38.6%;比历史最高产量年份1986年增长30.2%。
全省农业生产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主要抓了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l、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按照省政府年初提出的“三扩一稳”的种植计划要求,总播种面积达到12834万亩,比上年增加296万亩;粮豆薯面积11127万亩,增加234万亩;玉米、水稻等高产作物面积4267万亩,增加506万亩,为粮食总产的增长提供了基础条件。
2、积极推广农业增产技术。各地坚持了抓低攻高,使麦豆走出低谷,实现米、稻、麦、豆“四个轮子一齐转”和“现有技术,综合组装,坚持标准,规模推进”的要求。全省重点组织推广的选用良种、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作物综合高产技术、保护地裁培、应用生物制剂等8项主要增产技术效果显著。
3、尽力增加农业投入。省、市(地)、县各级财政向农业倾斜资金1.1亿多元;农贷13.4亿元,比上年增加1亿元;农村自筹资金17.6亿元,其中农村合作基金会融资近2亿元;化肥供应量284.2万标准吨,比上年增加21.7万标准吨;柴油、农药、农膜的供应情况都好于上年。
4、努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省政府从1989年开始组织实施的地力培肥达标竞赛和“铁牛杯”、“黑龙杯”竞赛,调动了各地大搞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积极性,发挥了明显作用。今年农肥施用量达1.4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5.7%;更新大中型拖拉机1795台、大型农机具8715台件、联合收割机379台,分别超计划90%、85%和198%。
5、提高领导科学决策和指挥水平。按照中央的号召,各级领导都把农业放在基础地位来抓,形成了全党全社会重视农业、支援农业、发展农业的局面。围绕省委、省政府科技兴农起步阶段实施方案,坚持科学决策和指挥,科技意识增强,各级领导亲自参加并组织“丰收计划”和集团承包、黑龙杯、铁牛杯、耕地培肥达标竞赛等活动,组织协调各部门各行业,按照科技兴农的要求,制订支农措施,并组织落实开展实际有效的服务。 (王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