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全省乡镇企业在调整中仍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1990年,是我省乡镇企业困难最多、压力最大、矛盾最突出的一年。不仅继续受原材料涨价、市场疲软等大的经济环境制约,而且政策和舆论环境曾一度不利,思想认识出现严重滑坡,特别是乡镇企业在过去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结构失衡、管理混乱等深层次的矛盾在治理整顿中逐步暴露出来,乡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经受了严峻的考验。面对这些困难,全战线上上下下发扬艰苦创业、知难而进的精神,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经过奋力拼搏,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保证了各项任务的完成。
    1990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161.9亿元,比1989年增长10%。其中:乡村集体企业完成总产值69.8亿元,比1989年增长6.9%。乡村集体工业完成总产值54亿元,比1989年增长9.1%;总收入完成145亿元,比1989年增长12.2%,利润实现10亿元,比1989年增长5.6%,上缴税金4.5亿元,比1989年增长3.2%。
    乡镇企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主要载体。到1990年末,共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162万多人,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3%,人均劳效9622元,全员职工工资22亿元,平均农村每人从乡镇企业获得119.7元,约占平均每人总收入的18.7%左右。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1990年末,全省乡镇企业产值超亿元的县(市)达到48个。其中超过3亿元的县(市)19个;超千万元乡411个,其中超亿元乡8个;超300万元村182个,其中500万元村53个;年产值超过100万元以上的企业743个,其中500万元以上的企业53个,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5个。初步建成了一批骨干企业。如兰西亚麻纺织工业联合公司、尚志市苇河炭素厂、绥滨啤酒厂、阿城轧钢厂、龙江庆华钢厂、昌宁给水设备厂等,已成为我省创利税大户。
    企业素质普遍有所提高。已有309个乡镇企业被评为省级系统先进企业,17个企业跨入省级先进企业行列,绥滨啤酒厂被评为国家2级企业。计量定级三级(包括单项合格)以上合格企业270家,标准化定级企业34家,全面质量管理三级以上合格企业135家。
    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品种达3000多种,新产品增加近千种,时间管理机、长冲程机械抽油机、ME1032精研机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红砖、原煤、亚麻纤维、粮食加工和铁制、木制小农具等产品在全省同行业比重分别占30%到90%以上。产品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先后有548种产品被评为省级系统优质产品,188种产品被评为省、部优质产品,获国家优质产品铜牌一个。
    外向型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生产出口创汇的企业已有201家,产品59种,年创汇3500万美元。
    涌现了一大批农民企业家,全省乡镇企业系统先后有300人被评为省乡镇企业家,45人被评为省优秀乡镇企业家,有3人被评为当代中国优秀乡镇企业家,有1人获得国务院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全省乡镇企业被评为国家乡镇企业先进供销集体4个,优秀供销员20名。同时,省局又评出先进供销集体20个,优秀供销员100名。 (刘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