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试验区低湿地除涝防旱工程通过鉴定
“七五”期间国家在垦区三江平原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低湿地除涝防旱治理工程,于1990年9月21日在八五○农场通过省级鉴定。国家科委、农业部、省科委的领导也参加了这次鉴定会。由10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此项成果在国内居领先地位,达到80年代世界水平,为三江平原3100多万亩低湿地的综合治理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该课题由省农垦勘测设计院主持,参加单位有垦区牡丹江管理局和八五○农场等单位。1987年以来,先后有30多名专家、科技人员参加了课题的研究。课题针对三江平原地势低洼,土壤湿、冷、硬、板、易渍涝为害等特点,组织跨单位、跨部门、多学科联合攻关,在八五○农场试验示范区初步建成了一个以解决排水出路为前提的干、支、深沟密网,以田块建设为中心的沟、管、洞、缝相配套的十四队“万亩方”低湿耕地除涝防旱试验示范模式区。完成土方32.6万立方米,架设桥涵29座,铺设暗管暗沟5092米,打鼠洞7000亩次,超深松1700亩。
模式区的建成,使十四队生产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七五”期间,十四队粮豆平均单产达到139.1公斤,比“六五”期间增产56.1公斤,增长67.6%;“六五”期间,十四队年平均亏损9.92万元,随着模式区的建成,1988年盈利9.6万元,1989年盈利16万元,1990年盈利50多万元。 (刘锡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