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机械工业发展综述
1990年,全省机械、国防工业在整改中求发展,遏制了机械、国防工业的大幅度下滑,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生产下滑趋势减小。1990年全省机械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9亿元,比1989年下降了3.8%,比1980年调整下降15.9%的幅度大为减少;国防工业下滑幅度也由年初的近40%减为23.2%。一批新产品很快投产;充分贯彻省政府关于搞活经济的“50条”政策,扩销促产;开展“满意在基层,活动,给企业排忧解难;在全省机械系统中开展“振兴杯”竞赛活动,对促进生产,改善经营状况起了很好作用。1990年,全省机械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4.5亿元,比1989年下降3.7%。涌现出一批在困境中生产持续增长、效益较好的企业。在全省328户机械工业企业中,有124户企业保持上升势头,占37.8%。
二、科技、质量工作成效显著。1990年共完成新产品开发325种,其中45%达到国际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民机新产品产值达10.35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27%。在新产品中有节能油嘴、节能锅炉、节能变压器等55种节能产品;有齐二机床厂的柔性加工单元,齐一机床厂的数控重型立车以及数字式远传压力表、电脑控制功率因素补偿仪等38种机电一体化产品;有高速马鞍车床、加强型圆柱滚子轴承、复合铣床、多排木工钻床等62种出口和替代进口产品;有潜油电泵、354营林集材拖拉机、自动贴标机、亚麻并条机、石油钻井打捞工具等为各行各业服务的产品25种。1990年,狠抓了产品质量,品种抽查合格率和质量稳定提高率达100%,一等品率达90.12%,优质品产值率达36.6%;第一重机厂、哈汽轮机厂、哈空调机厂获部质量管理奖。哈电缆厂的TW-1无氧圆铜杆,齐二机床厂的J95K-20型数控步冲压力机获国家金牌奖。哈电机厂47.5MW太平湾水电机组和海伦振动时效设备厂W2-86A微电脑控制振动时效装置获银牌,还有36种产品获部优,49种产品获省优,78种省优产品通过复查确认。
三、出口创汇成绩突出。全年共完成出口产值3.86亿元,比1989年增长11.5%。其中,直属外贸公司创汇2270.5万美元,比1989年增长7.04%,涌现了哈电站设备成套集团公司,哈飞机制造公司、哈量具刃具厂、哈第一工具厂和佳木斯电机厂一批出口创汇大户。1990年国家又批准国营龙江电工厂为出口基地企业,牡丹江轴承厂、国营北方工具厂和牡丹江第一机床厂为扩权企业。1990年成功地组织了苏联、东欧等70多个客户参加了哈尔滨经贸洽谈会,达成成交合同1.7亿瑞士法郎。边贸过货量为2030万瑞士法郎,比1989年增长1.22倍。
四、企业管理又获可喜成果。1990年,全省机械、国防工业系统涌现出现代化管理先进单位31个;4个企业被评为省级、3个企业被评为部级企业管理先进单位。获现代化管理成果1 78项,经济效益达1000万元。1990年,哈电机厂、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为国家一级企业预评单位,哈轴承厂等6户为国家二级企业,风华机器厂等10户为省级先进企业;佳木斯电机厂为国家特级安全企业,9户为国家级安全企业;哈一工具厂为国家一级节能单位,2户为国家二级节能单位,10户为省级节能单位;设备管理优秀单位被评为国优的4户、部优的12户、省优的23户。
1990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生产滑坡,效益大幅度下降,亏损成倍增加。1990年,全省机械工业利税总额仅为34964万元。在1989年下降13.9%的基础上,又下降24.6%,机械、国防工业的亏损额比1989年增加2倍。2、库存增大、三角债严重。1990年全省机械工业库存达15.91亿元,比1989年上升6.15亿元,库存与销售收入比35.7%,三角债有增无减,全省机械工业人欠17亿元,欠人14亿元。3、军转民工作没有突破性进展,保军政策不明确,转民措施不落实,一些军工企业生产难以为继。 (时钟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