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七五”电力建设成绩卓著
“七五,以来我省电力建设捷报频传,新增装机容量逐年大幅度增加:1986年为20万千瓦,1987年40万千瓦,1989年52.5万千瓦。5年内我省电网装机容量新增加219.5万千瓦,比前三个五年计划期间装机总和还多6.83万千瓦,相当于建国初期我省电网装机总容量的12倍多。
现在我省电厂高温高压大型机组显著增加,其中20万千瓦机组11台,成为主力机组。还将投产21万千瓦机组。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的哈尔滨第三发电厂二期工程将上两台60万千瓦引进优化国产机组。
近年来,我省建成的一批大电厂,多数是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富拉尔基热电总厂原来只有3台5万千瓦的老机组,近年来连续安装6台20万千瓦机组,成为东北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我省第一座坑口电站——双鸭山发电厂1985年开工,到1990年已投产2台20万千瓦机组,现正进行二期工程——两台21万千瓦机组的建设。二期工程完成后,还将进行三期工程建设,预计总装机将达262万千瓦,接近现在我省电网装机总容量的一半。哈尔滨第三发电厂、牡丹江第二发电厂等也是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
我省老电厂小机组的热电联产改造也拉开了帷幕。一面发电,一面供热,既集中供热。又减少了小锅炉,保护了环境。哈尔滨发电厂3台2.5万千瓦机组热电联产改造全部完成。它的供热面积为200万平方米,供热区内有200多个单位,受益居民达20万人。由于实现了集中供热,每年可节约煤炭18万吨,取消分散取暖的小锅炉600余台,烟筒500余座,据计算,年减少粉尘排放量1.26万吨。齐、牡、佳、鸡西等市也都积极进行热电联产改造。
集资办电、企业办电发展也比较快,推动了我省电力建设的进程。我省从1985年4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征收电力建设资金,到1989年底已征收了7亿元,绝大部分用于大中型电力工程建设,已建成1台20万千瓦机组,在建的集资电厂容量达132万千瓦。一些缺电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用电,积极发展自备电站,1989年全省企业自备电站装机容量已超过100万千瓦,相当于一个中型电厂的装机容量,解决了部分企业用电的燃眉之急。1986年以来,大庆油田利用专项电力建设资金,先后在亮子河发电厂、佳木斯发电厂安装3台10万千瓦机组,目前正在建设2台20万千瓦机组的自备电站,可缓解大庆油田用电的紧张状况。
随着发电量的增长,全省送变电工程建设也有较快发展。1987年全省4个分裂的电网联成了以220千伏输电线路为骨干的统一电网,1988年实行统一调度。连接东北电网主网的500千伏线路正在建设中。 (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