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七台河矿务局“七五”发展概述 

“七五”期间,七台河矿务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依靠技术进步,强化管理,完善企业内部的经营机制,推动了煤炭生产的健康发展,矿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在生产上,全局原煤产量5年共完成3818.2万吨,是矿区前27年原煤产量的总和,提前两年实现“七五”800万吨的奋斗目标。1990年原煤产量860万吨,比1985年增长了310.3万吨;洗精煤产量完成177.4万吨,比1985年增长了75.4万吨。
    2、在基本建设上,5年累计完成投资71522万元,比“六五”期间增加了52117.52万元。基本建设规模扩大,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投产矿井8处,在建矿井2处,投产洗煤厂2座,在建洗煤厂2座;1990年末西部区矿井改扩建工程全部结束,实现了矿井集中化、运输连续化、采掘机械化的生产格局。同时建成了年产25万吨煤气焦化厂、500张床位的矿区总医院以及电气化自营铁路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使矿区初步得到了综合配套发展。
    3、在安全质量上,坚持不懈抓基础、上标准,5年矿井安全技措工程累计投入3800多万元;质量达标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小井清理性、建设性整顿累计投入4100多万元,提高了矿井的抗灾能力,彻底改变了井下黑乱脏臭的局面,安全状况逐年好转。质量标准化和企业升级成效显著,1989年建成质量标准化矿务局,并被命名为黑龙江省先进企业、东煤公司先进企业和国家二级企业。
    4、在生产经营上,层层落实了各种承包经营责任制,较好地理顺了生产、经营和分配方面的关系,打破了单一生产、单一品种经营的长期亏损局面,全员劳动生产率1988年在全国同类煤层中首次突破了1吨大关,1990年可达到1.077吨;采掘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单产达到13254吨/月个,单进达到108米/月个。到1990年,共上缴国家各种税金13163万元,上缴煤炭部、煤炭公司各项专用基金、超产加价收入等27197万元,企业自行消化政策性增支因素26538.6万元。6年共向社会提供优质煤炭4179万吨,重点保证了东北经济区域内冶金、水电、铁路等行业的需要,合同兑现率达到102%。承包期内计划亏损2435.1万元,实际完成利润1901.1万元,减亏增盈4336.2万元。
    5、多种经营产值逐年提高,1990年总产值可突破5500万元;5年共安置待业青年和企业富余人员11000人。坚持农牧副渔全面发展,为矿区生产生活服务能力逐年增强。
    6、5年建职工住宅34万M2,职工人均居住面积已由1984年的1.8M2增加到1990年的2.78M2,完成生活福利设施363625M2,修建矿区公路935条,职工住宅向小区化发展,公路逐步形成了柏油路和沙石路,矿区形象得到根本改善。职工收入逐年增加,1990年全局职工人均收入为3266.37元,比1984年增加1903.25元,提高了139.62%。矿区教育蓬勃发展,5年完成增建和翻修校舍投入2000万元;职工子女入学难的状况得到初步改善。 (肖红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