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我省制糖生产又创新局面 

1990年,全省播种甜菜555.8万亩,比上年增加120万亩;收购甜菜650万吨,比上年多收308万吨。1990/1991年制糖期可产糖75万吨,1990年末已加工甜菜287万吨,产糖36.7万吨。这个制糖期是黑龙江甜菜糖业历史上的第三个高峰期。
    1990年甜菜、制糖生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除甜菜种植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自然因素之外,主要加强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领导重视。省政府曾多次召开甜菜生产会议和拍发紧急传真电报等,动员甜菜产区各县(市)把甜菜生产搞好。省各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和协调甜菜生产经济政策,衔接种植计划,帮助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省轻工业厅多方努力抓好甜菜生产,厅主要领导同志经常深入甜菜产区,帮助解决具体困难。
    二是落实了种植甜菜的经济政策。全省半数以上产区全部或部分落实了交售甜菜免交征购粮的政策;甜菜收购价格每吨提高到155元。原来实行的种籽半价、拌种农药免费、交售甜菜里程补贴、每斤甜菜供应15标公斤优质化肥和对甜菜产区的“两返一奖”政策全部落实兑现。据统计,1990年全省种植甜菜的农民共获得纯收入2.9亿元。甜菜实现的农业总产值10亿元,比上年增加5.2亿元。
    三是实行科学种田,在提高甜菜单产和含糖上下功夫。春播期间,各糖厂和县(市)紧密配合,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机会,对农民宣传科学种田和进行技术培训。与此同时,对甜菜生产进行高投入。全省种植甜菜的555.8万亩中,有91.7%进行了秋翻或春翻,比上年增加20%;投放化肥20万标吨,平均亩施化肥37.4标公斤,比上年增加13.2标公斤。积极推广纸筒育苗移栽新技术,各糖厂共拿出1500余万元对推广应用这项新技术给予补贴。全省纸筒育苗移栽面积达25万亩,比上年增加3倍,平均亩产甜菜2205公斤,比直播田平均亩产提高近一倍。甜菜含糖17.23%,是近10年内的高糖年份之一。全省甜菜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四是加强系列服务。春播期间,各糖厂派出5100多人深入农村落实种植面积,签订种植合同,进行技术指导,提供优质服务。设种籽、化肥发放点796处,比上年增加141处,秋季,全省共设收购站574个,比上年增加42个,充实和培训了收购队伍,增添了装载和收购设施,扩大了收购场地,使农民能就地就近交售甜菜。全省收购650万吨甜菜仅用30多天,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五是切实做好准备工作。各糖厂立足于全期加工甜菜满负荷,以总生产日数最大极限为目标,坚持高标准,高质量,1990年进入第四季度,全省29家糖厂相继开机生产,日加工甜菜量全省平均达到35389吨,比上年同期增加5759吨。一次产品合格率为98.24%,比上年同期平均提高3.82%;糖份总损失2.9%,比上年同期降低0.16%;增加收入880万元;百吨甜菜耗标煤7.74吨,比上年同期降低1.25吨,共节约原煤5万吨,节约支出500万元,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
    六是坚持开展竞赛活动。1990年,全省制糖行业开展的首月生产上水平“优胜杯”、产品质量升级“晶花杯”、企业升级“振兴杯”的“三杯”竞赛活动更加广泛深入。到年底,先后有齐齐哈尔、红光、阿城等3个糖厂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友谊、赵光、丰乐、肇州等4个糖厂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还有9家糖厂通过了基础工作验收。 (张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