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90年建筑业在度难关中实现“两保一提高” 

本着建筑业保生存、保骨干队伍,在提高水平上狠下功夫的指导思想,1990年,省建委对全省建筑业加强了组织领导和行业管理工作,落实了如下措施:一、严格资质审查,压缩了施工队伍。按照部颁标准,对全省2864个施工企业,进行了治理性资质复查,撤销了735个低资质企业,使职工总数由76.8万人减少到70.1万人,初步缓解了施工力量与施工任务严重失衡的矛盾,行业结构趋于合理。二、加强了对建筑市场的计划指导。与省计委、省建行共同制定了《关于省内建设项目统一安排施工力量的规定》,实行额定工作量制度,优先安排省内高资质骨干企业,各地市县分别制定了向骨干企业倾斜的相应政策,初步扭转了市场竞争无序的混乱局面,保证了骨干企业的基本生产条件。三、大力开拓省内外市场。组织3个地市的9家骨干企业进入大庆,砍块承担了5.4万平方米的施工任务;引导乡镇施工企业面向农村,减轻了城镇建筑市场的压力;鼓励本省队伍出省施工。在对苏承包与合作规模同上年持平的情况下,回货率由上年不足20%上升到60%。四、大力发展了多种经营。全系统多种经营单位已达880个,拥有固定资产1.06亿元,流动资金7454万元,从业人员2.9万人,年产值2.8亿元,创利3000万元以上。不但增加了企业收入,而且安排了大量不适应建筑一线施工人员。五、通过“学大庆严格管理,学江苏优质服务”的“双学”活动,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水平,建立了信誉。六、经有关部门批准,施工企业所得税率由原来的40%下降到35%,为施工企业创造了宽松的外部条件。 (邹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