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期间黑龙江航运稳步发展
“七五”期间,木材、煤炭、江砂和外贸物资专线运输、扩大经营范围,效益、生产实现了稳步增长。“七五”期间,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完成2491万吨和743825.2万吨公里,为“六五”的148.7%和145.9%;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分别完成571万人,29690.7万人公里,比“六五”下降6.5%和25.2%;主要港口吞吐量完成2243.1万吨,比“六五”增长了37.2个百分点。全省航运企业5年实现利润8744万元。
“七五”期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635万元,为“七五”前37年投资总额的72.3%。相继完成了哈尔滨阿什河、佳木斯莲江口、沙河子、齐齐哈尔富拉尔基煤码头以及开放口岸黑河、同江、富锦码头和一批地方码头的建设,新增吞吐能力310万吨;重点整治了嫩江下游、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界河航道,改革了航标,使通航条件有所改善,设施有所加强;新增运输船舶57艘、34723吨位、5948千瓦,新增公安消防、港航监督、外事、航道事业船舶35艘,并彻底淘汰了蒸汽机船舶。新建了哈尔滨航运学校,以及救助打捞、环境保护、短波通讯网络等一批支持系统。同时,还制定了整个水系长远建设规划,一些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通过外贸运输,扩大了国内外影响,同苏联阿木尔航运局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伙伴关系,我省的修造船工业已打入苏联市场,外轮代理公司的建立为外贸运输提供了方便条件和周到服务。
通过开展抓管理、上等级活动,使全省水运企业整体素质和经营水平大大提高。全省已有5个直属企业和3个地航企业跨入省级先进企业行列,合江航运局、佳木斯港务局晋升为国家2级企业。
通过发布实施《黑龙江省水路运输管理办法》、《黑龙江省乡镇船舶和渡口安全管理办法》和《黑龙江省港口管理暂行办法》,使全省航运逐步走上了法制管理的轨道,安全管理工作明显加强。
全省航运的科技、教育、卫生、职工生活等方面的工作也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可喜变化。
“七五”期间,是建国后黑龙江航运发展最快的时期,所有成就,为“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黑龙江航管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