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90年民航运输综述 

1990年,我省民航在运输生产市场疲软、客货源不足的情况下,生产形势仍然好于往年,旅客发运量完成23.1万人,为年计划的105.02%,比上年增长12.25%;货邮发运量完成7206吨,为年计划的96.08%,比上年增长13.12%;发运收入完成10580万元,为年计划的105.8%,比上年增长45.13%;运输总周转量完成307.58万吨/公里;全年业务总收入2682.0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1%,比上年增长4.74%。
    通用航空生产在点多面广,条件差的情况下,从大局出发,注重经济效益,积极协调外管理局及地方航空部门的工作,除完成全年正常农林任务外,还出色完成了省政府临时下达的肇东、双城、肇州、克山等一百多万亩的农化作业任务,全年完成6057.37作业小时,为年计划的167.86%,比上年增长11.5%。
    1990年,民航黑龙江省管理局相继开辟了哈尔滨——成都、哈尔滨——秦皇岛、哈尔滨——青岛、哈尔滨——杭州、哈尔滨——南京等6条省际航线。这6条航线的航通为促进我省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90年,为解决运力不足,从西南航空公司调进两架安24型飞机,并由过去的3架增至5架,大大缓解了运力不足的矛盾。
    1990年,基本建设完成了投资计划,哈尔滨机场二次供电工程已完成投资405万元,为总体工程量的80%;通信盲降导航设备已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售票处计算机连网实行电脑售票已正式开通投入使用;哈尔滨机场航材库、车库扩建、25飞行大队和机务大队家属楼已交付使用;扩建候机楼停车场5600平方米。在抓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作的同时,还抓紧了机场的美化绿化工作,全年哈尔滨机场美化绿化投资60多万元,使机场的面貌焕然一新。
    1990年,民航黑龙江省管理局认真分析形势,转变经营思想,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广泛征求客户意见,基本上掌握了客货源的流量、流向。针对哈尔滨至伯力航线效益不佳的情况,及时向地方政府汇报,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经多方努力和工作,这条国际航线的载运率和客座率有了明显提高,并在原有基础上每周增加一班,自1990年11月起,哈尔滨至伯力(哈巴罗夫斯克)自费旅游实行人民币购买机票,效益十分可观。
    1990年,在对苏联东欧经济贸易洽谈会、第十一届亚运会工作中,运输服务、安全保卫及各项保障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受到了省政府的表扬。民航黑龙江省管理局荣获了黑龙江省政府颁发的保证洽谈会省级先进集体奖杯。
    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工作中,按照省市爱委会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工作,使机场过去脏乱差现象得已改变,在全国爱委会检查评比中名列前茅,荣获了哈尔滨市政府颁发的创建十佳卫生城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1990年,民航黑龙江省管理局狠抓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的落实,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全年共保证各类飞行10108架次,比上年增加43.7架次,航站放行正常率为97.5%,比上年下降0.3%;全年收发电报40多万份,差错率为0.025‰,导航时间31543小时,导航正常率为100%;油料部门加强了制度建设,按章操作,全年共安全接收各类油料1.8万吨;车管部门加强了车辆管理,全年安全行车136万多公里,安全接送通勤及其它公务用车近40万人次。
    1990年,计量工作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全员参加,计量部门组织得力,克服底子薄、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完成了所有计量定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经检查验收取得了二级合格证书,进入国家二级计量合格企业。 (朱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