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改造77个玉米联产车间
为了提高玉米加工能力,缓解玉米碴、面供求矛盾,从1988至1990年,历经3年时间,采取省补贴一点、县(市)集中一点、企业自筹一点的办法,总共投资5165万元,先后分三批对全省77个玉米联产车间进行改造,形成玉米年生产能力140万吨,车间由原来的84个增加到92个。这样,全省玉米联产车间改造全部完成。玉米联产车间改造工作的完成,一是彻底改变了我省玉米加工能力严重不足,粗成品粮供应紧张的局面,不仅可生产合格产品供应市场,而且增加了供应品种,实现了精加工,保证人民群众对玉米碴、面的不同需要。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省内玉米联产车间设备陈旧不配套,工艺落后不完善、厂房断裂靠支顶监护维持生产的状况。巴彦、庆安、尚志等一大批米厂的安全文明生产水平达到了省级安全文明生产甲级单位标准。三是完善了玉米提胚工艺,为玉米胚榨油、搞好综合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提高提胚率、减少胚中含粮的目的。绥化市粉米厂玉米联产车间改造后,提胚率由15.65%提高到19.26%,纯度由30%提高到35-39%,提胚效率达到89%,胚中含粮控制在8%之内,技术油粮比由改造前的1.13%提高到1.59%。总之,玉米联产车间的改造成功后,不仅从数量上满足了粗成品粮的供应,而且从质量上得到保证,增加了新品种,减少了玉米加工差支,做到了统筹加工,合理用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张占华 赵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