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国对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贸易洽谈会在哈召开这

这次洽谈会是经国务院批准,由经贸部组织全国有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经营权的公司于1990年6月6日-15日在哈尔滨市举行的。苏联、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保加利亚、蒙古、朝鲜等国家2500多名政府官员和客商与会。国内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组成6个交易团65个交易分团,共3474人与会。洽谈会成效卓著。
    (一)宣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洽谈会展洽厅总面积2万平方米,共展出了粮油食品、土畜产品、烟草、纺织、丝绸、轻工、工艺、医药保健、化工、五金矿产、有色金属、机械、电子、技术、建材、船舶、机械设备、新闻出版等18个大类2.7万余种商品。
    (二)经济效益显著,成交额超出预想。这次洽谈会共签定贸易合同18亿瑞士法郎,进出口各9亿瑞士法郎。其中,我省和哈尔滨市签合同金额达11.7亿瑞士法郎,占成交总额的64%。签订经济技术协议额20亿瑞士法郎。
    (三)提高了易货贸易层次,使对苏联东欧国家的易货贸易从规模上、方式上、数量上以及在整个对外贸易比重上,都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摆脱了易货贸易过去仅限于边境地区、小数额与辅助性的局面。在合作组织上,由原来的比较分散的局面发展为比较集中而更有秩序,有力地推进了合作与交往;在合作范围上由边疆推向内地,延伸到沿海,扩展到全国;在合作层次上,增加了政府间的高层次联系,事实上已发展为国家对国家、地区对地区、企业对企业的多层次的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期间,我省与苏联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区执委会代表团、阿穆尔州执委会代表团、萨哈林州苏维埃和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执委会代表团签定了4个政府间的协议。
    (四)探索了同苏联东欧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的路子,推进了“南联北开”方针的落实。洽谈会由我省提供场所,提供大多数客户,联合全国各地的企业和厂家,生产和提供众多的优质产品,建立长期的、稳定的、规范的供货关系,形成南北一个整体,全国统一对外的贸易格局,促进了“南联北开,方针的进一步落实。
    (五)积极开展对标活动,推动我省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省政府先后4次组织省市有关企业的厂长、经理、技术人员近6000人进馆参观,结合自己的对口产品搞对标、找差距,学习兄弟省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计、新工艺、新包装。
    (六)弘扬了哈尔滨,强化了国际经贸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哈尔滨市也以洽谈会为契机,、全力以赴地改进了哈尔滨的基础设施与软环境,市容市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七)进一步推动了我省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建设。这次洽谈会为我们提供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契机和启动点,本着以外促内,以内保外的基本思路,全方位启动,全面推进我省方方面面的工作。
    (八)培养和锻炼了对外经贸队伍。洽谈会使各级领导干部、业务人员与工作人员不仅了解了一些对苏联东欧国家发展经济贸易的基本知识、技能,而且了解了一些国内市场与苏联东欧市场的供求状况,结识了客户,熟悉了我国对苏联东欧国家经贸政策、管理体制与对方的经贸政策、管理体制和改革开放的进程,积累了一些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经贸往来的经验。 (王 成 陈鸿鹏)